虽说确定报名参加四项活动,但每一项都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取得好的结果,既然报名了就想好好准备,打酱油一向就不是王小强的风格,他也不情愿当陪练的,再说也只是报名了而已,后面还有选拔,心里也确实没有底。
征文比赛是王小强比较放心的项目,他觉得自己还是蛮有文艺细菌的,随随便便就可以写一手好文章,尤其是诗歌,尤其是上一次的“佚名情诗”事件的那首《致岳母》更是给了他极大的自信资本,那全校流传模仿的诗歌,可以说是他自己的成名作,只是可惜了没有署名,长了无名英雄、无冕之王。
但几个知道和了解情况的都认为那就是王小强的成名作,经常在他耳边吹这样那样的风,事件一久了王小强也觉得那就是自己的成名作品,自己有资格受得起那样的评论。
所以征文项目倒是不必要担心多少,他需要做的就是扑捉灵感和记录灵感,最后是整理那些零散的灵感,使得他们构成完整的灵感体系,以最美满的面目展示在读者的面前。
至于篮球、演讲和辩论,那就很头疼了,当初都是选了又选还是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合适的项目,感觉有点点是被忽悠了才做的觉得,但不管当时是一时大脑发热的脑残行为还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如今需要的只能是硬着头皮也要上,即使是要自己去拍片,接着是给全国人民在黑夜里细细欣赏。
王小强从来没有接触过篮球,也从来没有看过什么篮球赛,夸张点说就是压根没有摸过篮球,以前有些篮球课他都是躲炸弹一样努力躲过去的,他本人顶多是知道篮球长成什么样子而已。
第一次和陈伊健去篮球场的时候才知道了他真实本领。
那天下午放学后,陈伊健就带了篮球,顺便叫上了王小强。等到了球场,陈伊健做了一个标准的急停过人动作,接着是将球从四米外使劲地传到王小强手里,可王小强就没有反应过来,陈伊健喊了一句“小强,接着”,王小强才意识到什么,双手把球往胸口一把,重重地砸在了肚子上,王小强“啊”地惊叫了一声,将是被qj了一样的惨叫,脸上路出了苦相,很显然不是没有注意接球,是压根不会,但凡有点基础的人都不会直接就把球往自己的胸口搂的,这样的判断力陈伊健自然是有的。
随后陈伊健有要王小强投几次球试一试,王小强弯下身子,两手把球死死抱住往膝盖前处停下,身体渐渐拉直,两手把篮球往篮筐里抛出去,“这是尿球啊,大哥”,一旁的陈伊健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高二的学生了居然没有摸过篮球,还用了个连妹纸都深度鄙视的投篮动作,陈伊健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法眼。
不用再试都可以肯定王小强真的不会打篮球,他有些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感到后悔,当初是自己一力劝说篮球是多么好多么好的一项运动,而且自己是会怎样怎样地指导之类的,最后王小强才被忽悠来的,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他只能寄一丝希望于王小强体能方面的情况。
陈伊健要求王小强做一百次往返折回跑,最后是看看摸高情况,还好这下算是给陈伊健的仅有的安慰了。
这个来自农村的一米七的小伙子确实跑得比别人快和跳的比别人高,就摸高这一点来说吧,原地轻轻跳起来他就可以双手轻松地抓住篮圈,那一跳可把一边的陈伊健高兴惨了,就算是经常和他打球的那些人,虽然都人高马大的,但要原地起跳就抓住篮圈的也寥寥无几。
最后陈伊健在对王小强进行的情况统计表上写下这样的评价:不会打球,没有打过球,但确实是一块璞玉,羚羊一样的弹跳,闪电一样的速度,骨根奇佳,三花聚顶,孺子可教啊,**爆了。
“小强,你的天生条件非常好,简直是难以形容,但是你没有打过球,我们从最基础的运球开始学习,要不了多久你就会成为轰动一高的运动健将了,当然,前提是在本人的悉心指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之下了。”
“嗯,我确实没有打过球,不是听你所不难嘛,我才来试一试的。”
“木有关系的了,来,看着我的动作,我们从运球开始学,运球是篮球这项运动里最最最基本的东西,你要看好了。”
“嗯,好的。”
“运球的时候头要自然抬起,不能低下头,目光要看着前方,甚至有的时候需要看身后的情况,屈膝,身体半蹲,没有运球的那一只手要抬起来以保护球……给你,接着。”
王小强接过球,按照陈伊健教的那样认认真真地练习起来,往往是运不到几秒钟就丢球了,身子也很别扭,只是慢慢地也感觉有了那么点细微的进步……神似会运了一些……
王小强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篮球故事。
至于演讲和辩论,那就更没有底了,篮球还有人指点,这两项就基本是自学了,当初会报名参加纯粹是受到了520三大才子的蛊惑,他也开始有些后悔,甚至想过直接不参加了。
“王小强,你要报名参加演讲和辩论啊?有没有问题哦?话都不说的人,班里报名的人不少,如果现在你确定退缩的话,直接节约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