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进入山东半步。这还不算完。李泽军的五十七师则主力尽起。渡河向对岸的东北军发起突然袭击。只要击溃其防线令其溃退即可。不必穷追。
“司……司令。张副司令不是都答应作壁上观了吗。咱……咱们这么做是不是……”
吴孝良偏头笑了。这个于三和淞沪要塞一仗打的好。他十分欣赏。所以平日里对其重视的紧。时时与其讨论时势。他这才敢于质疑自己的命令。不过吴孝良不是那种独断专行的人。很多时候他甚至鼓励部下对自己的决定进行质疑。这样才能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看问題从大局着眼的习惯。
“你是不是说咱们这样做不仗义啊。”
“回司令。是……是的。”
这声回答十分干脆。这明显是出尔反尔。
吴孝良笑了。反问道:
“那你说说。如果换了是你來指挥这场大战。这命令该如何下。”
“这……”
于三和抬起右手摸了摸后脑勺。有点发蒙。不好意思的笑了。他还从未想过这个问題。但言而有信总不会是错的。否则今后谁还敢与其结盟。
吴孝良看他这副样子不禁觉得好笑。弹雨硝烟里杀出來的铁血汉子还能有这副神态。
“此前有情报陆续指出。东北军通电促合。但黄河北岸兵力却不减反增。你可知道。就在昨夜又一个旅离开了北京南苑南下。这意味着什么。”
于三和还真沒往深处想。这些电报是夹杂在每日上百封电报之中的。他有印象却沒在这个时候利用起來。他心中突然咯噔一下。就在早晨的电报里。有济南方面关于黄河封冻的汇报。
黄河封冻。东北军眼前的屏障就消失了。大部队可以直接踩着封冻的河面向南岸发起进攻。如果……如果不未雨绸缪一旦被东北军过了河。济南方面兵力空虚。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且。于三和又突然想到了一个可疑的地方。那就是他们拍发了三封加急电报。可直到从第一封加急电报过去十个小时之后。东北军才有了回复。这其中耽搁的十个小时不是很耐人玩味吗。
“难怪司令让师长立即进攻。”
于三和恍然大悟。
吴孝良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八点两刻。你们师长的第一枪应该已经打响了。汉卿该气的跳脚喽……”
……
“什么。鼎芳的两个旅顶不住了。这怎么可能。”
张学良的声音有些变形。亦或是说带着几分颤抖和尖厉。他料不到。自己和于学忠商议的缓兵之计居然被吴孝良识破了。为了拖延时间他特意延迟了几个小时才复电。但却沒想到还是被吴孝良抢了先机。张学良按照习惯。以凌晨作为发起攻击的时间。而吴孝良则完全不按常理出牌。选择了八点两刻这么个混蛋时间。
更加混蛋的是。由于为了准备凌晨三点的战斗。王以哲特意命令主攻部队原地休息。只留策应部队对南岸进行监视。就在这种情况下。山东军毫无征兆的发起了进攻。骤然间南岸万炮齐发。成吨的炮弹像冰雹一样被倾泻到了东北军的阵地之上。将他们压制的完全抬不起头來。直至炮击停止。南岸则响起了山呼海啸的冲锋之声。
王以哲从來沒见过这么败家打炮的部队。炮弹就像不花钱一样。东北军就以步炮协作著称。但也从來沒这么打过啊。感慨过后。他惊恐的发现自己的队伍在短时间内竟然难以组织起防线。由于之前主攻部队在进行休息。炮击开始之后一切就都乱了。此后一个小时之内不论高级军官还是低级军官都失去了对部队的控制。束手无策。
并且。炮击结束之后。这种情况像惯性一样扔在持续。所以。两军接触白刃之后。东北军凭借着人多。堪堪混战了一个小时。就再也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