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凰涅天下(GL)> 165文武冲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65文武冲突(2 / 3)

上下却唯得一人可穿着凤凰纹袖的官服!

两人心惊下急奔上前,抱拳见礼:

“麾下武安军京畿总队七营都尉周思成参见国师!”

“卑职临安府衙巡捕西坊四队捕头孟山参见国师!”

“这架打完了,你们也赶到了!”

卫希颜掸了掸手中的文士帽,语气并不重,周、孟二人却都一个寒凛,赶紧应喏一声告罪,暗地里却颇有些委屈——若非上峰有令,他们敢这般“拖沓”么?

就在这时,又有急骤的马蹄声响起。

京畿武安军总队的都统制程仲明、临安府尹朱跸带着一众军士捕快几乎是前后脚赶到,远远的就看到那抹独特的绝世清姿,赶紧翻身下马,纵步上前见礼。

卫希颜扫了眼朱跸,淡淡扬眉,“赤府既在,按大宋刑律,聚众斗殴者当如何治罪?”

赤府是对京师府尹的称呼,朱跸被点名询问,立即拱手恭敬回道:“禀国师,聚众斗殴按律当处笞刑!”

参与斗殴的举子闻言面色一变——鞭刑事小,丢脸事大!

一众旁观的举子却暗中松了口气,只要不牵累考试就好!孰料这口气还没完全落地,就又被国师一句话悬了起来。

“朱赤府,朝廷贡士目睹斗殴却袖手置之,按律当作何惩处?”

《刑统》对此并无规定,但朱跸是丁起亲手从原杭州府官员中拔擢上来的亲信干才,心思机敏,略略一忖便援引了真宗朝时大理寺对一刘姓举子置妇人被殴不救的类似判案,拱手回道:“禀国师,可处罚铜!”

围观未动手的众举子顿时或悲或喜,悲的自然是那些手头拮据的举子,大多数举子却是松了口气,罚几贯铜钱而已,比起笞刑体面多了!

卫希颜笑了笑,清凉如雪的眸底却毫无笑意,她目光扫睨众人,语气冷厉,“汝等身为朝廷贡士,皆以习经知礼为首,然今日行为却如氓徒愚民,可配这‘贡士’之称?”

“依汝等今日作为,他日为官,可当得起治民教化的表率?”

“先贤圣人之道,汝等就是这么学的?”

一句接一句,问得在场的千余名举子羞愧不已,随后从国师冷冷话语中揣摩出的几分话意更是让诸多举子心惊胆战——国师或会上书皇帝,要求取消他们进试的资格?

若换了别的官员,即使皇帝亲驾在此,举子们也断不会作此不可思议的揣测,毕竟没有哪一个官员(包括皇帝)敢冒着风险一举得罪千名贡士,更何况,他们的身后还有盘根错节的家族势力!但人类的恐惧多数是来源于对未知事物的不可捉摸——在众多举子心中,卫希颜就是这种不能以常理揣测的人物!

大宋的百姓没有人见过神,却没有人不敬神畏神——人们对天神的敬畏或许正因为“天”和“神”是高高在上、不可触及,也无法捉摸!

在南廷很多普通百姓心中,天佑国师就是这样的神人!

举子们不比无知百姓,自是不会将卫希颜当了神去,然而潜意识中却根植了那种高不可及的形象,并由此而生敬畏。这种敬畏,对皇帝也有,然士人官员对皇帝的敬畏多半是因“天子”高不可及的身份——就如凭空捞了个皇位的赵构赵官家,如果不是坐在“皇帝”这个宝座上,那就啥都不是!

但卫希颜不同,即使她有朝一日不再是大宋的国师和枢密使,那种源自于人们心底的敬畏仍然不会消失!无论是世间独尊的实力、战绩,还是凌绝天下的风姿、气度,均让人无法不倾倒,而对敌的嚣傲冷厉又让人在崇敬她的同时油生惧意!这种敬畏衬着卫希颜高不可及的形象根植在举子心中牢不可破,让人无法不从她冷厉的话语中揣疑她有可能采取的手段!

*********

贡院的群斗风波暂时以众举子的收监关押告结。

然而,对这些新进贡士如何惩处却迟迟没有下文,既未施笞刑,也未处以罚铜,让举子们更是心怀惴惴。

每日却有几个识字的书吏受府尹指派到牢中读报,读《西湖时报》,读得众人烦躁不安。为何?报上全是关于贡院斗殴的报道和争论,商人们指责儒生挑事,应严惩儒生;儒家们指责商举打人,应严惩商举;两方互相指责,争得沸沸扬扬、闹得不可开交。

收押在牢房的举子不知是出自临安府的有意还是无意,各牢均是商儒混杂,于是充斥报端的火药味立时被演化到牢房中,争声不绝于耳。狱卒们早得上头交待,只要不动手打人,由得这些准官人们吵去!

眼看到了四月初六——明天就是进试时间,临安府却仍无动作,既不惩处,也不放人!

举子们都急了,这时无论是商举、还是儒举,均顾不得再争吵,齐齐在牢中鼓噪,要求见府尹大人。

接到狱卒传报后,朱跸很快现了身,同时带去的还有朝廷刚颁下的一道诏旨——进试延期了!

牢房里顿时炸了窝!

“朱大人,何时开试?”

“我们要出去!”

众人纷嚷,牢中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