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太后攻略> 第121章 细语〔半章 〕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1章 细语〔半章 〕(2 / 3)

林云熙耳根微热,面上却平静如常,笑道:“不过一盆莲花罢了,也算不得什么好东西。”

敬和夫人道:“凭什么花再珍贵,咱们也不是没见过。只是圣人的心意难得。可见这宫中,再没有比昭仪更得圣心的了。”

她似笑非笑地睨了敬和夫人一眼。敬和夫人自觉言语有失,忙扯开话题道:“说来昭仪正当盛年,只怕没多久,又能为小皇子添一位弟弟了。”

林云熙端起茶抿了一口,微微蹙眉吩咐一旁侍奉的宫人道:“茶凉了,去换一盏来。”

几个宫人不敢怠慢,连忙应声去了。

胡青青笑着打圆场,道:“妾身方才看敬和姐姐在宴上多饮了几杯,许是有些醉了。宫里能说知心话的人少,也就是昭仪面前,才敢松快些。”

林云熙并不领情,淡淡道:“中宫尚在,换了是我,可是万万不敢如此放肆的。”

胡青青不由一张脸通红,敬和夫人一时又急又羞又怕,面色紫涨。含愧起身请罪道:“妾身言辞不慎,请昭仪恕罪。”

林云熙本就不欲为难,只不想让人得寸进尺、借机攀附,便也重拿轻放,道:“罢了。我不过是提醒夫人一句。”

亭中一时寂寂,敬和夫人原本打算和林云熙说秦氏伴驾之事,也是丝毫不敢开口了。更无颜继续陪坐,正欲告退,明日再往昭阳殿登门请罪,便听林云熙道:“且不论皇后,圣人以孝治天下,在圣人心里,自然是太皇太后最重的。”

敬和夫人虽不知林云熙提起太皇太后的用意,但见林云熙没有驱逐她的意思,已经十分惊喜,也厚着脸皮留下来,忙不迭束手拜道:“是。妾身谨遵昭仪教诲。”

胡青青颇有些错愕得看了敬和夫人一眼,垂下眼眸没说什么。

林云熙见两人情状,心下暗笑,胡青青毕竟年轻,敬和夫人到底不同,她不过模棱两可一句话,就能自己搭起梯子顺势下来,也难怪从前恩宠不少。

她不理敬和夫人,转而问胡青青道:“我听闻太皇太后这些天身子不大痛快,嫔妃里你素来最孝顺她老人家,可知太皇太后好些没有?”

胡青青一怔,余光飞快扫过敬和夫人,随即脸上已是温婉关切的姿态。无论林云熙为何问起此事,昭仪既想听,她自然要说得事无巨细,娓娓柔声道:“妾身最近去寿康宫请安,太皇太后确实有些疲倦。大约是天气热了,文贞夫人又一直病着,太皇太后挂着心,故而不大舒坦。不过太医们一日三次去诊平安脉,只说太皇太后上了年纪,好好静养也就没事了。”

林云熙微微笑道:“如此便好。圣人去行宫本就是为了避暑,好松快些。太皇太后无事,又有皇后娘娘照顾,想来圣人也能放心。”

细细与胡青青说几句行宫中的情景,“你之前没去过,去了就知道。行宫里湖光山色,风景甚美,又凉快。山里头灵气足,还建了一座太平观。”林云熙笑意盈盈,宛如平日里与姊妹细语,“太皇太后信道,你正好能为她去打醮祈福,好好抄些经文供奉。”

胡青青忙道:“果真么?那再好不过了,不知道观在行宫何处,可有真人在观中修行?主奉的又是哪位仙尊?”她问的急切,十分情真,亭中诸人纷纷笑了。林云熙也笑道:“你这倒是问住我了。我只记得观中有位清妙真人,乃是胶东王姬,道法精妙。你若有心,遣人去打探一番便是。”

胡青青方显出不好意思的神情,林云熙和声道:“太平观在永安殿边上,以往太皇太后去行宫,就住在此处。永安殿靠山临水,论清凉避暑,还在圣人所住的翠微殿之上。”

敬和夫人忙笑道:“圣人真是孝顺。”

林云熙道:“永安殿素来是国母居所,自前朝起便有十数位圣人奉太后于此静养。别的不说,单咱们大宋开国,已有六位太后、两位太皇太后住过。”她神情澹然,于此间典故如信手拈来,“孝武帝时因永安皇后侍太后于万方殿,孝名传天下,后来永安皇后为太后、太皇太后时又得子孙孝顺,颐养天年,过茶寿含笑而逝,故其孙文忠帝将万方殿改名为永安殿,以示孝心。”

敬和夫人二人露出恍然之色,胡青青神色微微一闪,婉然道:“圣人以孝传家,果然堪为天下表率。可惜太皇太后需静养,不好轻易挪动,不然奉太皇太后去行宫养病更为相宜呢。”摇着纨扇,好似玩笑般道:“传出去可也是一段嘉话。”

林云熙目中略带赞赏,盈盈浅笑道:“虽说有后妃侍疾的旧例,不过皇后娘娘留在宫中亲自照料,想来是无大碍的。”

敬和夫人怔怔听了半晌,后妃侍疾、皇后亲自照料——皇后就算为太皇太后侍疾,也不会亲自侍奉汤药,无外是垂询太医、陪伴在侧以示关切,多半是由宫人或位份低下的嫔妃伺候。

——永安皇后、后妃侍疾、低位嫔妃。

她忽然升起一个念头,心下不由怦怦直跳,背后一阵燥一阵寒。

林云熙含了几分清浅笑意,对敬和夫人道:“过些日子咱们与圣人去了西山,宫中除了皇后娘娘,便是敬姐姐为尊了。姐姐可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