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书院传说> 第14章 、尚铸坊授灌钢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尚铸坊授灌钢法(2 / 3)

来,大家坐在一起,饮酒聊天。马浪尘说了一些百里不凡这些年的事情,鹤盼儿说了鹤几觞的情形,王乐天时不时加入一些书院的逸闻趣事,气氛渐渐融洽。

“这酒,还是原来的老味道!三十年,三十年没有喝过了,却从未曾忘记。”那悠游喝着鹤觞酒,感慨道。

“那爷爷,为什么……”鹤盼儿想知道鹤几觞跟那悠游之间有什么爱恨情仇,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就像鹤老儿说得那样,往事随风而逝,一切过去的就都过去吧!重要的是,好好把握这仅有的时光。”

之后,马浪尘就说到自己锻刀失败,二夫子所讲的淬火之法。

聊到锻造,那悠游显然是宗师级的人物,他说:“淬火确实非常重要,因此我发明了另外一种淬火技术。你们跟我来吧。”

那悠游将众人引到室外的锻刀台处,对小徒弟介绍道:“文儿,这位是马浪尘师兄,这位是王乐天师兄,他们都在书院学习。这位是鹤盼儿师妹。如有机会,你们一定要好好近亲亲近,你一定要记住,不论以后发生什么事,这些人都是你的亲兄妹,不可发生刀剑之事。”然后有对马浪尘等人介绍道,“这是我的徒弟綦毋怀文,他是匈奴人,是我在西域战场上捡到的孤儿。”

马浪尘和綦毋怀文等人相视一笑。

“文儿,你为我鼓风,今天我要教你们乱弹锤法,灌钢法和快慢淬火法。”那悠游一把扯掉自己的长衣,露出自己精瘦精瘦,黝黑黝黑的上身,那一刻,他已不是一个老人,而是一尊铁铸的神。

綦毋怀文铲起两斗煤炭扔进火炉,拉起大风槖开始鼓风,“呼……”火苗窜起,热浪袭来。

中国关于煤炭的记载,最早的应该是《山海经?五藏山经》说,“女床之山”、“女几之山”“多石涅”。女床之山在今陕西,女几之山在今四川。最早开始将煤作为燃料,应该是西汉时期,《史记?外戚世家》记载汉文帝即位那年,即公元前180年,窦太后之弟“窦广国……为其主人入山作炭”。“入山作炭”就是进山采煤。当时还发生了“岸崩”(塌方)事故,“岸下百余人”“尽压杀”,说明采煤的规模已经不小。因为煤炭是黑色的,状似石头,故称之为“石涅”、“石炭”、“石墨”、“乌金石”、“黑丹”等等。北宋年间,我国开始大规模的开采和广泛的使用煤炭。

“乱弹锤法从小腿开始发力,传遍腰腹,延伸至双手,锤法以快为要。”那悠游从火炉中夹出一块生铁开始锤炼,“趁热打铁,越快越好,待铁未冷却之时,捶打百次,把尽可能多的渣子打出。”

“叮叮叮……”一阵乱响,火花四溅,都是被锤打出的渣子。

“如此这般,反复百次,精练成钢,钢最为坚硬。”嘴里说着话,并没有影响那悠游锤法,那块生铁在那悠游的锤下,时方时圆,时平时扁,不用用铁钳操作,便可时正时反,当真是随心所欲,顺手拈来。

渣子不断被敲出,最终成为一块一寸厚,一扎长,四指头宽的四方铁块。

“百炼精钢最是不错,当年汉武帝从柔然偷师百炼钢法,用之锻刀才打败匈奴。”那悠游端详这块精钢,还算满意,顺口说着话,然后又拿出两块与之差不多形状大小的两块生铁,前后夹着那块精钢,用火钳夹住,放入火炉,继续煅烧,说着,“但是百炼钢最是耗时耗力,当年曹操锻百炼精钢刀五把,五十工匠耗时一年,如此这般,又如何大规模装备军队之用?”

那悠游从火炉中取出烧红的三块铁块,放在铁砧上,锤法一动,开始捶打,边打边说:“好钢坚硬,好铁柔韧,过刚易折,过柔易变形,所以好钢用在刀刃上即可,刀脊刀背用熟铁即可,还可以增加刀的韧性。灌钢法就是用熟铁夹住精钢百炼捶打,相互渗透,而此时,精钢突出在刀刃上,熟铁的韧性则表现在刀脊上,从而减少了锻打精钢的时间。”

说话间,一把有刚有柔的一尺短刀正在成型。

“妙啊!听那爷爷一番话,让小子茅塞顿开!”马浪尘由衷赞叹。

“那爷爷的灌钢法节省三倍人力不止。”王乐天也是看得两眼放光。

“那爷爷,您这方法真是太天才了。”鹤盼儿也禁不住拍马道。

“少拍马屁,注意这最关键的淬火,这才是我老头子的独门绝技。”那悠游笑呵呵地说着,手里反着火炉里已经成型的短刀,直至均匀的烧红。

“那爷爷,那一桶黄黄的臭臭的,可是六畜之尿?”马浪尘问到。

“不错,好水最好,只是好水难求。而我发现六畜之尿中也含有很多能够极好淬火的物质,而且液体淬火较快。”那悠游说着,将红红的铁刀放进六畜之尿中。

“呲……”腾起一阵白气,一阵尿骚味刺鼻而来,鹤盼儿赶紧捂着鼻子。

烧红的铁尚未完全变黑,那悠游将铁刀取出,放入另一个桶中。

“呲……”又是一阵白气,一股炼油的香味和糊味传来,更加难闻。

“这是动物的油脂,用油脂可以慢慢淬火,保证熟铁的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