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此时,袁承兴穿着一袭宽松飘逸的裤褂飘飘摇摇走了过来,平平常常到了众人面前,随手取了一折纸条交给了马恩榜。
而看门的伙计突然一怔,看着袁承兴好像想起了什么,袁镜仪几个顿时就明白了。
马恩榜打开看了几眼,紧绷着的脸先是骤然一紧,而后渐渐竟松开了,将那纸条塞给了弟弟,又望着袁承兴,用经言道了一声谢,转来跟马稚儒道:“叨扰了,来日再来谢罪。”就让弟子抬着人又要离去。
众人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但都猜出来打人就是袁承兴了,一把颤劲开生面,一纸真言退怒夫,还真有他的。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马稚儒有心拦住问话,又没琢磨明白道理,一着急“叩叩”地咳了好几声,这就放走了马家兄弟了。
袁承兴入乡随俗,并不显得生僻,就在瑞昌号一同用了早餐。中间马稚儒向袁承兴请教了经过,原来是袁承兴晨练路过,以为叫着袁镜仪一起,有些手艺要嘱咐他,打听守门的伙计,也不知道少东家起来没有,也就算了。袁承兴道:“我路过广盛时已经听说了,袁兄弟身份在这,不方便轻易出手,我也不过是探讨武学的同时,捎带着帮着袁兄弟造造气势。恰巧这个人说他要雁门擂扬威如何如何,我就跟他试了试,说是欺负他,实际也是救他,真上了擂台,哪还有这么客气。”
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提前安顿好,总比当着武林将他打下去合适。袁镜仪感谢袁承兴好意,又问起是怎么劝退了马家兄弟。袁承兴道:“他兄弟输得并不冤,他只是不知道输给谁了、怎么输的而心里窝火,我给他写好了‘四手十失’,这就是给了答复了,再要不服,什么时候找我不行?安拉悦纳坚忍之人,否则今生必遭侮辱。”
四手十失论是河南武林秘传的一个交手总结,大意是入手相交多失招者有十失:聚气空洞,动不疾猛,为一失;两手弃中,失顾上下,为二失;先摆空式,空隙显然,为三失;不敢直取,舍近求远,为四失;横身换势,宽不窄秀,为五失;交手在腕,不知进身,为六失;放过头手,不肯打人,为七失;二手救住,还不打人,为八失;三手交拦,方免打中,为九失;闪躲隔位,粘连不住,为十失。有此十失,焉有不败。
江湖就是这样,有时因为一句话就会舍了性命,有时也因为一句话而赊回性命。或许是昨夜没休息好,也或许是听到了关于真理另外的解读,马稚儒显得心事重重。
袁镜仪就道:“伯父,我们先去杀虎口扬威,你可缓行或者后行,打擂时能赶到雁门也就好了。”
马稚儒道自己没有大碍,只是一直想着安、袁二人的教诲,对买壮图这个人有些心往。
马稚儒又解说给袁镜仪听,买壮图在武林及教门的威望都非常高,这自然有他品德高尚的原因,可他能得大成就而传人成就,这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安拉说,“我完美了你们的宗教”,安拉无求于万物,教门是给我们开启的天堂之门。这跟“圣行四把”是一样的,买壮图先生也给了后人拳法。我们学习古兰、圣训,是依着先圣教训寻求古兰真理,而不是熟读经文,企求解释真主意图。古兰圣训多是片段的话语,我们必须通学全文,然后理解圣人说话的原因,而不是断章取义,一味深究。如果真是那样,我们越是深究,就越会灌注古兰之外的自己的认识,离着真理也就越远。而拳法也是这样,单纯某一把拳可以成就实效,但却不成体系,深究下去势必偏离本始。
真主给了我们身体与灵魂,又派下古兰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又有圣人训教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只须循着规矩寻求,自有真主赋予我们的理智来填充完成具体细节。而买壮图传拳,能做到传完便走,智者依法而行可得各种成就,这就是买壮图得到启示的结果。
马稚儒感到道:“买壮图才是真正行圣行而得智慧的人啊。”
袁镜仪听了也很受益。他也感到欣慰,马稚儒是探求真理的人,他的所作所为都不是为了私欲。如此,如果真是他的错,不用别人动手,他自己也会自行了断。想着又担心起来,害怕绕了一圈之后,发现马稚儒才是对的。那时,自己的内心世界将崩塌颠覆。
散席后众人就各自准备了,王宝柱找着袁镜仪道:“仪哥,说来也怪,马回回请来的帮手是当地的侠盗飞贼‘鸡登海’,但我看不像是马回回请他帮忙的,倒像是他主动来帮马回回的。”
袁镜仪道:“是那个身形如猿的精壮老汉吧?”但转念想到了,之前华明珠说,戴家出事那天正好有飞贼经过,莫不是这位义贼发现了什么端倪,一直在留意着马稚儒?袁镜仪赶紧道,“你且不要同去雁门了,先去找到这位高人,然后想尽一切办法攀上交情,弄清楚他发现了什么秘密。”
“仪哥有发现?”王宝柱道,“我叔跟他有过来往,是个侠义之人,要不是我叔时常念叨,我也认不出就是他来。”
“天助我也!”袁镜仪高兴地捶了下拳头,然后把自己的猜测跟王宝柱说了,王宝柱领会了意思,也赶紧着手去办了。
同在此时,接着请帖、没接着请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