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还是有点大啊。
韩涵是以肖飞作为追赶的目标的。
他咬咬牙,决定自己到春节期间,自己必须将《三重门》写完,写完的同时,还要认真修改最终定稿。
所以,韩涵在98年的寒假,几乎整天就宅在家里,他不去找同学玩,不去走亲戚,不去玩耍。
他一天十几个小时扑在自己的小说写作上。
终于,在2月1日,也就是农历新年破五这天,他修订完了自己的长篇小说。
《三重门》的最终定稿他写到了20万字多一些。
他将定稿交给父亲过目。
韩父看了之后,认为儿子写得非常之好,小说很吸引人,很有青春气息,语言俏皮,情节生动,笔力虽然稍有端着架子的嫌疑,但还算成熟。
不过,韩父还是觉得,有些地方或许可以修改得更好一些的。
他就提出了一些建议。
而韩涵也接纳了父亲的建议,父子俩开始新一轮的改稿。
正月初九这天,韩父却接到了一个朋友的电话,那朋友说,首届鲁奖评奖结果已经出来了,肖飞不负众望,勇夺散文奖项的第一名,获得了首届鲁奖。
放下电话,韩父就跟韩涵提了一嘴:“韩涵,你的偶像肖飞,人家21岁已经获得鲁迅文学奖了。”
韩涵对鲁奖也是很关注的。
父亲的话让他猛地一愣,这消息对他而言,实在是太刺激了。
自己现在也已经15岁了,再有六年,自己能追得上肖飞的高度吗?
他有些迷茫。(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