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隋末大权臣> 第八百九十九章繁琐长安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九十九章繁琐长安三(1 / 2)

夜晚!在韩憎寿的书房里,韩世谔跟韩憎寿二人,相对而坐,二人面前放着一盏茶釜,已经三沸了,韩憎寿正小心翼翼地给两人各斟了一碗,茶香四溢,韩世谔忍不住轻轻地呷了一口,叹道:“二叔!您的煎茶之术,可是越来越熟练了…。”

韩憎寿看着面前的韩世谔,应道:“别笑话我了,也只有你小子来我这里时,我才会煎茶…。”

韩世谔笑着把面前的茶碗端起,轻轻地吹了吹,又道:“二叔!新皇这人很好对付,简单的马屁,或许就能让他发晕,但是您可要当心那虞世基…。”

韩憎寿勾了勾嘴角,又道:“那虞世基并无真才实学,只会吟诗作赋,光靠这种马屁是没用的,倒是那张衡值得留意…。”

韩世谔却是冷笑回道:“二叔!张衡和那杨素一样,参与了夺位之事,又不像侄儿跟宇文述那样手握重兵,他的结局,只怕不会比杨素的结局更好,咱们叔侄长话短说,这阵朝中有何动向,趁着我还没动身到凉州的时候,你先告诉我吧…。”

韩憎寿点了点头,就把这阵子的朝局作了个介绍:

在你们大军回京之前,新皇还没有对这次平叛的有功之臣,有任何的封赏,倒是先下了一条命令,跟随杨谅起兵的并州汉王府的僚属和各州郡官员,全部被严惩,比国家律令中的处罚,还要严厉一等,最后因此事牵连被处死和流放的足有近三十万户。

甚至连那个叛军大将纂良,在起兵时曾卖过他的老朋友,相州刺史,前刑部尚书薛胄一个人情,绕过他的郡县没有攻打。

结果最后兵败时,纂良只身投奔薛胄,由于两人有旧交,这次纂良又卖了自己一个人情,因此薛胄把纂良收留,还向朝廷上表请求对他宽大处理。

结果此举惹恼了杨广,不仅将纂良就地处决,连薛胄也被免官,流放岭南,跟着那个在晋阳胡作非为的周封一起,结伴上路去了远方。

那周封祸害的那元务光一家,卢氏不屈而死,而元务光也因为附逆被斩首,剩下一个少年元务挺带着两个妹妹艰难过活。

因为这件事里有你的缘故,所以我让人将他们三人,悄悄地带到了凉州,又托了人对他们三人多加关照。

还有,前右卫将军,因为与蜀王杨秀谋反有牵连的元胄,和那个丢了蒲州后,被论罪免官的刺史丘和是朋友,在年底的一次结伴郊游时两人谈及此事。

元胄当时多喝了几杯,对着丘和笑道:“那周封乃是悍将,勇士,这样的人流放到天高皇帝远,又民风强悍的岭南,不会出什么事吧…。”

当丘和正要附和的时候,元胄却又指着丘和笑道:“如果是丘公你,就没有这种担心了,哈哈哈哈…。”

那丘和因为丢了蒲州只身逃回,已经成为一个笑柄,平时出门都受不了别人眼神里的那种鄙视,这回被那元胄当面羞辱,几乎要当场发作,宴席不欢而散,事后丘和回家越想越气,就把这事上报给了新皇,说是元胄诽谤朝政,图谋不轨。

元胄本来就因为是杨秀一伙,又曾多少掌管过右卫,所以被新皇所忌惮,这回正好找到了借口,竟然由此大作文章,将元胄下狱,很快就让他不明不白地暴毙于狱中。

至于那丘和却是因祸得福,被新皇重用被任命为代州刺史,接替入京高升为柱国,右武卫大将军的李景。

直到前些天,离开处罚杨谅的叛党十几天,征调的各军多数已经解散回家的时候,杨广才下令对平叛的功臣们,加以封赏。

杨素从尚书左仆射位置又升了一级,成了尚书令,名义上的帝国首辅,而三个儿子万石,仁行和已经过继给杨素弟弟杨约的玄挺,都被封为仪同。

在这段时间里,还出了件不大不小的事情,那南陈皇帝陈叔宝突然死了,而回京的周罗睺,虽然一直没有接到新皇的任何接见,而杨素迫于当时的形势,也不敢再进言举荐他挂帅出征,扫平杨谅那三州的余党,可是听到这消息后,周罗睺却主动求见新皇,请求为旧主一哭,新皇当场准奏。

就在周罗睺祭拜过陈后主的灵位后,便主动请命出征,攻打晋、绛、吕这三个坚守不降的州郡,由于新皇对杨谅的余党处置过严,导致这三州的守军,没了任何指望,决意死战到底。

周罗睺在攻打绛州的时候,一反常态地以高龄主帅之身,悍不畏死的冲锋在前,不避矢石,率先冲上了城头,结果被一只流矢所射中,栽下城来,当场气绝身亡。

当周罗睺灵柩被运回京的时候,刚走了没几里,拉车的马便不肯继续向前,好像有一股怪风,围绕着灵柩吹来吹去,经久不散。

当时扶灵回京的绛州司马郭雅稽,看到这情形,拍着棺木,嚎哭道:“将军是恨这些小贼,没有被平定吗?很快就会把他们给消灭掉的,您老放心就是…。”

也真是神了,这几句话一说完,那阵怪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而马也可以继续行路了。

等到周罗睺的棺木回京之后,新皇没有再过问周罗睺与萧摩诃的通信之事,而是追赠周罗睺柱国、右诩卫大将军,谥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