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盗墓奇潭> 第五十四章 漆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四章 漆器(2 / 3)

。至于金棺,那自然是帝王将相专用。当然事无绝对,这只是一般而言。有些人是不信这个的,而且汉前并无如此多的讲究。

“嘿嘿,看来这棺材里的是个人物啊。还有外棺,胖爷我去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看到棺椁,胖子哈哈一笑,走了过去。

棺椁指棺材和套棺,套棺就是套于棺外的大棺。套棺内部就是用于承放一些贵重的陪葬品和装尸体用的棺材。而套棺都是富贵官宦世家所用。所以一般里面的陪葬品都不错。所以胖子看到棺椁后才会这样说。

走到棺椁前,胖子推了一下,没动。恩、还挺重,胖子心里想着手上的力道又加重了几分。恩?还没动?胖子心里有些不高兴了。奶奶的,难道胖爷还推不动你?想到这胖子有点较真了。全身发力,然后……没动。再发力,还没动。最后胖子一张胖脸涨的通红,连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

“三爷,我来帮你。”看到胖子推不开棺椁的外棺,小六赶紧跑过去帮忙。 然后在小六和胖子的共同努力下,套棺终于被缓缓地推开了。

呼呼,胖子喘了几口粗气说道:“奶奶的,胖爷我说这棺材盖怎么这么重。感情这外面就一层木头,里面都是石头啊!”

听了胖子的话,我好奇地走过去一看。嘿,还真是的。这套棺外面是一层木头,里面却是石质的,足足有一尺厚!怪不得刚才胖子推不动。

这时我把目光移到套棺内,玉碗、珍珠、翡翠、元宝、玛瑙、青花瓷瓶、唐三彩…………好家伙,好东西还真不少。我被这些东西吓了一跳。这估计也就是个普通的墓室而已,竟然有这么多陪葬品。拿出去少说也值个千八百万。

这时一个原木色的古典盒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拿起来一看,盒子有??角,六面,盒面上刻着云饰龙纹,还有一些看起来玄之又玄地印痕。我看了几眼,发现这盒子似乎是一个整体,我没有发现哪里可以打开它。

“胖哥,这是什么东西?”我看着正忙着往包里装东西的胖子问道。

“啥东西?”胖子闻言回过头看了一眼后又继续把套棺内的东西往包里装,同时头也不回地说道:“那是个漆器。也算个物件,要是好的话,也值不少钱。”

漆器?我看着手里的盒子有些不解。漆器是什么东西?问过小哥后我才知道。

原来漆器就是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通常的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因为古人发现用这种物质做涂料,耐潮、耐高温、耐腐蚀作用多还使用,加之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明丽,看起来赏心悦目。所以在古时很是流行。

古代漆器的工艺,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夏代时,木胎漆器不仅用于日常生活,而且已经用于祭祀之用。并常用朱、黑之色髹涂。殷商时已有“石器雕琢,觞酌刻镂”的漆艺。河南成蒿成台西村商代遗址中出土的漆器残片上就有雕饰饕餮纹,并且涂的就是朱、黑两色漆。

西晋以后到南北朝,因为佛教的盛行,就出现了利用夹纻工艺所造的大型佛像,这个时候,漆工艺就被用来为宗教信仰服务,夹纻胎漆器也因而发展。所谓的夹纻是以漆辉和麻布造型作为漆胎,胎骨轻巧而坚牢。

唐朝是华夏史上最为强大的时代,经济文化十分发达。因此工艺美术也随之快速发展了起来。在艺术、技术以及生产上,皆远超过前期,唐朝漆器因而大放异彩,呈现出华丽的风格。漆器制作技术也往华丽富贵方向发展,金银平脱、螺钿、雕漆等制作费时、价格昂贵的技法在当代盛行一时。

到了宋代,漆器的制胎和髹饰技艺已经十分成熟,当时不仅设有官方专门的生产机构,民间制作漆器也变得很普遍。漆器所制作的器皿,样式多且富变化,造型简朴,表现出器物结构比例之美。一般而言,宋代漆器以素色静谧为主。

明代时期,工艺美术跨入了新的阶段。官方设厂专制御用的各种漆器,并由著名的漆艺家管理。除了官设的漆器厂外,民间漆器生产也遍及大江南北。明代江南漆器名家辈出﹐明初有张德刚﹐包亮﹐明代中期有方信川,明末有江千里等,并出现集漆器工艺之大成的著作。

髹饰工艺在这时有很大的革新,结合多种传统技法,两种以上的技法作结合,不同的文饰在不同的素地上更换,开创出千文万华的繁荣局面。

就算是至今的华夏,漆器仍是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份,著名的漆器工艺,包括福州的脱胎漆器,厦门的髹金漆丝漆器,广东晕金漆器,扬州螺钿漆器,稷山螺钿漆器,山西平遥推光漆器,成都银片罩花漆器,安徽屯溪犀皮漆器,北京剔红漆器,台湾南投县黑髹漆器等。

……………………………………………………………

听小哥粗略解释了一番后,我才知道原来老祖宗们还留下了这样的手艺。我在心里感叹到:咱们华夏文化实在是渊博啊。令一方面我也感到对历史文化了解的太少了。这漆器过去这么常见盛行,我却听都没听过。这不仅仅是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