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磊从吕福老人那里回到家中,直接就去了卧室,把从老人那里拿来的东西一一放在桌子上,玉简、断剑、和那封信。至于那本记载着纳灵决的小册子,吕磊还给了老人。他已经学会了那上面的东西,用不到了。
打开那封先祖留下的信。吕家村在此地生活了几百年,家家户户都是有点沾亲带故,几百年前的祖宗说是大家的先祖也不为过。
信的一开始首先便对后人能够修仙表示了祝贺,其次便说了一些自己对于修仙的一些看法见解,对这些,吕磊倒是收益颇丰,以前不懂得疑问得到了解答,好像连修为都进步了一些。
这时吕磊也知道了先祖那时候的修为,大概在纳灵巅峰,并且修为还很深厚的样子。信中也交代了先祖那时病倒的缘由,原来一直以来,先祖都以为自己的修为已经臻至巅峰,想要再做突破就必须有所新的领悟,所以日日在家中闭关修炼。
谁想后来研究得到玉简中的信息后,知道原来突破的机遇就在自己的身边,而自己空有宝山而不知。
多年来的信念一朝破碎,从此一蹶不振,直至身死道消。
读到这里,吕磊不禁一阵后怕,若自己是先祖,恐怕也会是固步自封、沾沾自喜,从而步入先祖的后尘吧?
但不管怎么说,自己不是先祖,有人给自己做了探路人,而自己享用了他的成果。这就是个人的机缘,修仙不只是看个人的努力,还要看个人的运气。从这件事就可见一斑。
“修仙者,是为修心也,顺心者进,逆心者退。违心者生魔,生魔则扰心,处置慎之……遇难不可退缩,退则必亡……故万不可违心而为事,得不偿失矣。”
信的最后是这样一段话。吕磊跟着吕福老人学习过几年,理解这些话倒是不难,主要是讲修仙在于修心,修仙者追求强大的力量,目的就是为了求一个心顺。不过文中倒是说违心做事会产生心魔,吕磊暗暗记下,毕竟当年在海中“走火入魔”可是让他后怕不已。
最后是一个署名,书曰:平安老人.吕磊知道先祖的名讳叫吕明辉,一个不错的名字。平安老人大概是自封的道号吧,以平安为号足可见老人对平安岛和吕家村的依恋,怎么说老人都在这里生活了一百多年。
把信看完,吕磊深呼一口气,静静地想着以后自己要走的路,刚刚那封信中提到的事情有很多,他需要整理一下。
正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有吕明辉这个先祖为自己探路,自己无疑可以少走些弯路。
正如这封信所谈到的那件事一样。是的,吕明辉在信中说:“修仙不可固步自封,后来者不可拘泥于一岛之地,宜出海航游,则见广识多,方能如乘顺水之势,进步广益。”
又说:“村中所留及玉简之中功法,仅纳灵、炼气两期,熟知无后续之功法耶?故切不可如吾之姿、行吾之事,悔之晚矣!”
不得不说,吕明辉虽然修为不高,但作为一个修士,有着一百多年的岁数,阅历却是一点做不了假的,在这方面对吕磊修仙伊始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话不多说,这边吕磊也在想着要不要离开平安岛的事情,毕竟开始了修仙,他是不甘心到最后因为没有功法而郁郁终生的,但要他离开平安岛,他又有点舍不得,还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要背井离乡去了外面,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或者永远回不来,想想吕磊就觉得恐怖。
这个问题让吕磊很是纠结,想了很久都没有一个答案,最后不得不放弃。
这天,阴雨连绵,海上刮起了大风,吕磊撑起了油纸伞在岸边看了许久,听说修士修到高深处可以站在雨中而不会湿身,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达到那种境界。
“怎么,有心事?”不知道何时,吕福撑着一把伞站在吕磊的身旁。
吕磊征了征,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
心中衡量一番,决定还是跟吕福请教请教,毕竟就算要走,他也不可能不辞而别的了无音信。
把自己心中的挣扎说出之后,吕磊心中倒是快活了许多。而吕福则没有表现出一点惊讶的表情,仿佛早就知道会这样一样。
事实上,从他知道吕磊能够修仙开始,他就知道小小的平安岛吕家村是留不住他的。吕明辉的信放在他那里那么多年,又没有说不能修仙的人不能看,当年吕福年轻之时欲修仙而不得,一时好奇之下倒偷偷地看了看。
因此对里面的内容一点不陌生,也知道吕磊如果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离开吕家村,走向外面的世界。只是吕磊从小就跟自己在一起生活,就像自己的亲孙子一样,忽然要离开怪舍不得,于是一直下意识的回避这个问题。
“吕家村太小了,出去吧,出去看看外面广阔的天地。”老人放下了心中的想法,转而对吕磊说道。
话音刚落,又对吕磊揶揄一笑,“只是可怜了吕洁女娃子。”
吕磊尴尬一笑,低下头鼓囊一句,却是羞红了双脸,诺诺的不知说些什么好。
老人见其这般神色,哈哈一笑。心底却暗暗叹息,到底还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