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夕阳有些暖,然没有阳光的地方依然笼罩在残冬的寒冷中。
就如此刻的长安,长安城内的官民都觉得大汉的春天来了,殊不知李傕、郭汜即将刮来一场狂暴的寒流,这场寒流将彻底摧毁大汉的根基。
“我们走。”
王玢最后留恋的瞥了眼夕阳余晖,就像最后回味这大汉最后的威严一般。
“公子,”
徐晃追上王玢欲言又止,王玢道:“公明,你即已是某得亲卫队率,就不能有事瞒我,有事就说。”
徐晃似得到鼓励,道:“公子,马上就要出征,我们是不是该去见小姐最后一面。”
见蔡琰最后一面。
徐晃的话拨动王玢的心弦,徐晃不说,王玢下意识把蔡琰忘却,他提起来王玢心中一痛,那可是要为自己殉情的女人,而且是个美女,还是个才女,要放在自己那个时代,国民女神的称号就是为她量身设置的,而是粉丝吹捧明星时的美称。
这样一个美女,我要把她放在长安,任其自生自灭吗?
我能逃回长安,蔡琰能在西凉诸贼的夹缝里存活下来,能躲过不被匈奴掠去的命运吗?
有一刻,王玢特想什么都不管,带着蔡琰去江东,不,去益州隐居,可若那样,这大汉不还是要进行一场只剩一百万人的惨烈大战吗?
百年后,五胡乱华不是还得发生吗?
“也好。”
王玢不敢深想,他怕自己承担不了这么大的责任,不过他可以为争汉人命运而赴死,赴死前该见蔡琰一面。
王玢跟徐晃纵马而去。
“追上去。”
赵婧牵着马出来,不等赵珲说话就上马跟上。
赵珲无奈,只能跟上。
蔡府。
自从蔡邕被王允放出来,一直幽居在家,前来探望者络绎不绝,蔡邕为了避嫌一概不见。
三公九卿同时征召蔡邕出仕,蔡邕皆不就,王允不能学董卓那样强逼蔡邕出仕,于是三公九卿就轮流征召。
几乎每一个时辰就有一个征召令前往蔡府。
蔡邕不耐其烦,于是写了封《辞三公九卿书》。
蔡飞白再次写文章立刻引得太学生震动,不一日便传遍长安,在有心人的推动下,以暴风的速度席卷三辅。
蔡邕的《辞三公九卿书》,主要内容就是自己不想出仕,只想安静的修史。
蔡邕这书一出,立刻引来一位大儒到访。
蔡邕本不见任何人,可此大儒至,亲自大开中门迎接,这大儒便是与蔡邕、卢植一起于东观校书的韩说,如今卢植病死河***说亦有七十高龄,再相见难矣!
蔡邕知韩说的来意,自从蔡邕的《辞三公九卿书》一出,王允就派来十几个太学生前来帮忙,其中就有杨阜、姜炯等人。
于是蔡邕请韩说入府,韩说七十高龄,又没有雄心壮志,在此乱世能活下来已是侥幸,若能有青史留名的机会他又怎会放过?
蔡邕跟韩说老相识聊天越聊越开心,于是就手谈一局。
两人正下的尽兴,突然蔡谷疾步走进来,看到韩说一愣随即施礼,就要凑到蔡邕耳边说事。
蔡邕正专注于棋局,摆手道:“吾家事无不可对人言,说吧!”
蔡谷无奈,他知道自家大兄的脾气,一旦专注于事就很难把他从中拉出来,无奈道:“阿兄,今日王子师派黄琬向赵岐求亲了。”
“嗯,这有什么?政治联姻吗?不过关西士族跟关东士族团结一致,扭成一股绳才能中兴汉室。”
蔡邕的注意力依然在棋局上,蔡谷气的直跺脚。
一旁的韩说听出来有问题,于是起身道:“既然设立伯喈的家事,老朽还是告退的好。”
韩说说完便退下去。
蔡邕拦之不及,有些恼怒的看着蔡谷掷子道:“多好的一盘局,生生被你搅和了。”
蔡谷无奈道:“大兄,你知王允为他哪个儿子说的亲吗?”
“管他哪个儿子,与老夫有关吗?”
蔡邕又看向棋局,因为掷子用力太大,棋局已乱,蔡邕不仅又想起王允来,这竖子记忆力就是好,老夫就不信不如他王子师,蔡邕试着恢复原本的棋局。
“是王玢。”
“嗯!”
蔡邕还没听清,门口的蔡琰听得一清二楚,不仅心中一痛端着手中的托盘疾步走了出去,脚步走的越快越觉得委屈,心中一酸,眼眶一热泪便流了下来。
蔡邕这才清醒过来,良久方一掌拍在棋盘上,胸腹起伏跌宕前气不接后气,狠狠一捋须竟然扯下几根来,愤怒的道:“竖子,竖子不能与之共谋,这竖子前番还想求娶吾次女,今番却偷偷向赵岐求亲,朝秦暮楚,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竖子真是欺人太甚!”
“大兄息怒!”
蔡邕刚出狱,蔡谷深怕他有个三长两短,忙规劝道。
“息怒,老夫如何息得了怒?老夫这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