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医心方> 第二百一十七章 黍离麦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七章 黍离麦秀(2 / 2)

,听到她的声音,强笑了笑,抬手揉揉她发顶,随后拂过去,落在她发髻上的三支玉笄,小心翼翼地又拂了一回,才叹息,“负刍虽卿子侄辈,然年长于卿多矣,何谓之‘狡童’?”

“闻负刍放西戎,不曾遣人寻之?”解忧抿抿唇,有心思保熊心,却没有精力去寻原本的王么?

“负刍已死五年矣……”

解忧垂首,看着自己隐在草丛内的脚尖,心里漫开几丝苦涩的滋味,原来是这样的。

枉然数载为王,却连死这样的大事,也不能为后人知道,真是悲凉。

出了一回神,抬头看看景玄,认真地道:“百代有兴衰,夏为殷克,商为周亡,似此轮回,报应不爽,何须徒然作悲色?”

景玄一怔,看着她一脸认真,撑不住苦笑。

她确定这话是安慰的人,怎么他听起来,更像是挖苦人的呢?

还什么报应不爽……分明是顺应天命,这话到了解忧口中,总能变样。

动了动,欲言又止,抬手揉一揉她披在肩上的发丝,“行礼毕,渊将往庞城理事,忧忧且归九嶷,若何?”

…………

①此两句出自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化用自杜甫的“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在张词中意指天意难测,人情易变,几代过后人们便会忘记国仇,淡漠家恨。老:时间长久;易:改变。全词既愤慨难禁,又悲凉无奈,与辛弃疾“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有异曲同工之感。

解忧熟知历史的轨迹,因此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