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鸡蛋时,将鸡蛋在耳边使劲摇晃,对着太阳左照右照,要是鸡蛋不新鲜,价钱压得很厉害,家里的鸡蛋再不卖掉可不就白攒了么,还浪费了一堆的粮菜。
村里人都和她一样,依附于葛家过活,只够吃饱,没有闲钱置办牲口和车具,谁家要是想要出远门,也是先搭葛家马车去镇上,再花钱换车,乘葛家马车村民不用花一文钱。
张嫂也曾问过葛家车夫,车夫说是主人家最近不用送货,张嫂发愁,她家只是葛家佃户,葛家平时对佃户再和气,又怎么会为她卖鸡蛋而单跑一趟。
终于忍不住,这一天放学后,张嫂问葛凯琳:“小夫子,你家什么时候有车去镇上,我家鸡蛋怕是要坏了。”
葛凯琳道:“我只是个孩子。家里的事我不是很清楚。”
知道也不能说呀,引起慌乱怎么办。
张嫂一开头,其他人也纷纷跟着道:“是呀,小夫子。我家的盐已用完,这几天做菜是把坛子里咸菜切碎放进了菜里,我家孩子叫嚷菜味不对。”
“小夫子,我家那口子有闲暇就跟着师傅习武,没空来上学。晚上对着识字本一遍遍发奋临摹,纸用的飞快,家里眼见着已没几张纸,得到镇上去买。”
“小夫子,我家孩子还没满月,我媳妇奶水不足,我娘试了各种土方,见效不大,我娘说得到镇上抓下奶药。”
七嘴八舌,一时呱噪不止。
水珏大怒:“各家有各家事。你们自己的事关我葛家什么事,从这里到镇上要半天时间,我葛家什么时候问众位要过车马钱,在这学堂读书,我葛家问你们谁要过束脩,天底下哪里找得到葛家这种宅心仁厚的主家,你们不要贪得无厌。”
自家小姐被人群围着已是大汗淋漓,水珏恨不得一个个把人丢出去。
几句话说得众人讪然,纷纷散去,葛凯琳若有所思。
其实村民遇到的都是小事。以葛家的财力,她只要一句话就能全部解决,可真要这么做,形成习惯。往后更麻烦。
人心本贪婪,你本是好心,要是哪天你做不到了,他们倒反过来以为你欠他们的。
回到家里,葛凯琳肚子已很饿,因天气炎热。加上心里有事,葛凯琳蔫蔫的没什么胃口,刘妈急得直转圈。
恰好刘根送来西瓜,水珏挑了个熟透的,洗干净切成小牙端来给葛凯琳解渴,暂时也能压饥。
几牙西瓜下肚,葛凯琳感觉舒服多了,教了刘妈一道她前世吃过的瓜皮凉面,葛天俞接吴丽梅和葛丽娥回来时,凉面刚刚做好。
用瓜皮做吃食这还是第一次,一来吃着新鲜,再来吃着确实爽口,每人比平时都多吃了一碗饭。
午睡起来,葛凯琳已想好应对方法,跟爹娘说起,葛天俞夫妇思索过后,觉得可行。
第二天,渔场边的空屋子被布置成临时杂货铺,日常用的油盐酱醋针头线脑之类全都有,学堂里要用的纸张炭笔也有出售,村民有要卖的东西,葛家杂货铺也收,看质量给钱。
杂货铺墙上贴有告示:每天葛家专门有一辆马车送村民去白水镇,天亮时出发,来回一趟五十文钱,一个人包车也行,几人分摊也行,除过车夫以外,车上最多只载五人。
乘车人带有货物,要是和别人同乘车,货物超过六十斤算一人,超过一百二十斤算两人,超过两百斤需另外包车,看货物收钱。
货物体积过大也要另外包车,看货物收钱。
另加一条,要去镇上的人,必须提前一天报名,去几个人,带什么货物,货物多大多重,回来时几个人,带什么货物,预计货物多大多重。
杂货铺确实方便了村民,村民不多,生活清苦,都是能省则省,一天也没有几个人光顾杂货铺,周渔一个人就顺带照应了买卖。
村民也很高兴,就近能买到东西,不用到镇上跑一趟。
而坐马车要收钱,村民很有意见,就是五个人分摊一辆马车,一个人也要十文钱,十文钱能买二十个香喷喷的大馒头呢,对于来到这里后才勉强解决温饱的村民来说,这车钱着实是一笔不算小的花销。
周渔冷哼:“我家六小姐好心教你们读书识字,你们却不识好歹逼迫我家六小姐,这个可是你们咎由自取的,怪得了谁。”
村民们互相询问周渔话里的意思,有人就说了昨天大家围着葛凯琳的事,还有水珏说的那一番话,众人默然。
水珏说得确实有理,据他们所知,乡村里最便宜的束脩,一年也要二两银子,这个数目,够一般人家多半年花销,穷苦人家为什么不识字,就是因为交不起束脩。
再说这车马钱,哪怕马车天刚亮就出发,路途遥远,要想当天返回,一路也要急赶。
葛家养的马匹都是好马,马车亦不是一般马车可比,是专为赶山路特制,着实结实,花的费用不低,车把式也全是好手。
要是在别的地方,哪怕是分摊,以这样的路途这样好的配置,一个人收五十文也不算贵,葛家只收十文,一天下来赚的钱,还不够买马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