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三国之屌丝的逆袭> 第十章 愚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 愚忠(2 / 2)

一下,便答应了曹操的要求,只是他却不知道曹操打的什么如意算盘。

训练陷阵营需要时间,曹操不信这段时间自己软磨硬泡不能让高顺投降。而就算是高顺最后死不投降,那三件事可没有限定时间完成。实在不行,曹操大不了永远不让高顺干这三件事情。

就这样,高顺随曹操回到了许昌。严舆也很快知道了这件事情,虽然他并不清楚曹操与高顺之间的协议,只是以为高顺为了保全吕布全尸投降了曹操。

但即便是如此严舆也很高兴,历史上高顺与陈宫之死很让严舆感到惋惜。如今虽然高顺投了曹操,但至少性命保了下来。想来以后的历史上,高顺之名应当要比原先响亮许多吧。

“高将军真乃忠义之士,只是希望往后不要刀兵相见。”严舆叹息了一声,然后继续说道:“陈先生,你觉得我扬州如何?”

陈宫看着严舆,发现严舆眼中真的没有意思懊恼,心下对严舆的感官好了不少。

“州牧大才,扬州百姓安居乐业,士卒斗志高昂。只是,州牧似乎对门阀颇有偏见?”陈宫来见严舆,自然是有投效之意。

但是连接两次遇人不淑,陈宫也谨慎了许多,来的一路上都仔细的观察扬州人事。严舆珍惜民力的做法很得陈宫欣赏,但是一路上陈宫也发现淮南门阀十去其八。

原本严舆就因为太学的创办与科考的举行而被冠上了厌恶门阀之名,如今又亲眼见证,出身门阀的陈宫本能的有了一丝不快。

“在下对门阀中人绝对没有一丝偏见,只是门阀中人要得太多,在下无法满足他们,故而离开扬州。”严舆讨厌的是门阀中那些尸位素餐之辈,对于真正有才学之士,严舆是会尽全力让对方认同自己的做法的。

“哦?此言何解。”陈宫大老远跑一趟当然不是为了直接拒绝严舆的,陈宫胸有大志,自然是想要找地方发挥自己的才学的。而严舆实力强大,正是陈宫的选择之一。

更何况严舆专门派兵救自己,而后陈宫对严舆的治理方针也非常认同。门阀之事只是如同一扎在陈宫身上的一根刺,只要严舆能够将其拔出,陈宫还是非常乐意投靠严舆的。

“陈先生认为天下为何会形成如今的局面?”严舆一向擅长旁敲侧击,所以这一次也并未直接回答陈宫,而是把话题转向另一个方向上。

“昏君当道,奸佞横行。”陈宫回答很果断,这也是大部分人对于汉朝如今状况的认知。

而严舆知道摇头笑了笑说道:“陈先生所言自然有道理,但在下却有别的看法,不知道陈先生是否愿意听我一言。”

“州牧请讲。”陈宫虽然不明白严舆干嘛扯到这件事上,但也愿意听听严舆的看法。

“先生可还记得黄巾叛乱?”严舆问道,陈宫点点头,他哪能不记得,就算是现在,黄巾贼都还没有完全平定呢。

“那先生觉得黄巾贼为何要叛乱?”严舆又问道。

“张角那妖人利用无知百姓罢了。”陈宫不屑的说道。

“那先生可曾想过,为何百姓会被张角所用?无非是活不下去寻口饭吃罢了,而是谁让百姓活不下去?门阀世家土地兼并,百姓无地可种,自然也就没饭可吃。

无饭可吃就没了活路,没了活路自然要找活路。而张角此时振臂一呼,自然是应者云集,所以黄巾叛乱才会有那份席卷天下的气势。”

面对严舆的论点,陈宫深思一番,然后发现自己无法反驳。任何一家门阀都是大量的兼并土地,要不然门阀子弟不事生产,谁来养活他们?

严舆见到陈宫沉思,心知陈宫已经被说动,所以赶紧再加一把火:“正是因为黄巾贼肆虐,各地强豪才有机会以兴义兵之名大肆扩张,导致朝廷对地方控制力的减弱。

朝廷对地方控制力的减弱就更加助长了地方强豪的气焰,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兼并势力之后,便是有了如今的局势,不知先生可以为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