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三国之屌丝的逆袭> 第二十八章 料敌先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 料敌先机(1 / 2)

在武昌待了十来天,几次想引诱黄祖出城,但黄祖一直都是闭城不出,严舆也就是放弃了攻打武昌的打算。然后在四月下旬的某天晚上,严舆将韩浩叫到了自己的大帐对韩浩说道:“文嗣觉得武昌可攻否?”

韩浩心中一跳,三万兵马攻打足有两万多守军的武昌,可以说半点希望也没有,韩浩生怕严舆脑袋发热,赶紧是说道:“万万不可啊,主公!”

严舆没想到韩浩竟会如此激动,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元嗣勿需激动,我并未打算攻武昌,叫你前来是有要事交托于你。”听见严舆不是想打武昌韩浩就放心了,很是松了一口气的说道:“不知主公有何吩咐。”

“帮我修栈道。”严舆笑着说道。

“修栈道?”韩浩完全迷糊了,栈道不是蜀地才有的东西么。在这里修什么栈道,又在哪里修栈道?韩浩觉得严舆是在打哑谜,所以便沉思起来,过了好几分钟,韩浩突然眼前一亮说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严舆没有急着告诉韩浩,直到韩浩猜出来严舆才是笑着说道:“既然武昌不可攻,那我大军再留在此地也是无用。不如我悄悄回大官湖,你在这里欺瞒黄祖大军,为我争取时间。我与子义加上皖口那两万兵强攻柴桑,或许柴桑可得。”

原来是这样,听了严舆的话,韩浩这才是恍然大悟,原来严舆一开就没有打过武昌的主意。想了想严舆的计策,韩浩觉得成功率还是很大的。所以有些激动的说道:“愿为主公效死。”

“呵呵,效死不用,一旦黄祖发现,你记得一定要保命为上。就算被黄祖所擒,也千万不要轻生,我定想办法将你救出来。”严舆说道。

“主公……”韩浩有些感动,这年头都是要求死忠,而严舆竟然是让他投降,这样的主公上哪儿去找?

“好了,我今夜便要动身,你千万别让黄祖看出什么端倪。”严舆拍了拍韩浩的肩头说道。

“臣下领命。”韩浩毕竟是个大老爷们,还是不会动不动就哭的,当下一抱拳,将感动全部埋在了心底。

严舆笑着点点头,然后出了大帐,严舆早已经下令让军队半夜起床,所以此时大军已经是整装待发。严舆轻轻一挥手,命令很快就下达了下去。人衔草,马衔环,没有一丝烟火,严舆带着两万多军队悄然离开了武昌对岸。

韩浩留在武昌对岸继续坚守,想起严舆临走之前说的话,对严舆又多了两分敬仰。原来严舆一开始的大骂想要激黄祖出城只不过是为了现在而埋下的伏笔。

兵法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严舆先是让黄祖以为他想要诱他大军出城决战,等黄祖相信之后,他却带兵离开。这每日的叫骂继续,黄祖便不会太过疑心。就算是之后柴桑告急,黄祖恐怕也要先试探一番自己的虚实才赶出兵。这样便是为严舆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了。

当然,仅仅凭借严舆的布置还是不够的。韩浩先是加强的防卫,弄得内紧外松,以防止黄祖的探子前来又不会被怀疑。然后是每日午时的炊烟与傍晚的营火都是按照三万人的标准在弄,而且不仅如此,韩浩每天都让两千兵马不停的在营地里跑动,弄出一副人头攒动的样子。

观察营地人流与营火等本来是为将者的经验或者说是知识,只是如果一味的相信却也很可能被别人利用。经验丰富的将领是不会一味相信这些表象的,黄祖戎马十余年,自然也不会轻易相信。

所以黄祖手下的探子基本上是没有停止在两岸的来往的,只是韩浩本来就早有防备,那些探子所看到的都是韩浩故意让他们看的,又哪里能够得知真实的情况?

当然,黄祖偶尔也会派小部队试探,但严舆毕竟是留下了数千人,数百人的试探部队哪里能够试出什么?所以总结起来,黄祖被成功的忽悠了。

由于要加强隐蔽性,所以严舆在离开武昌之后是分兵前往大官湖的。而且速度也不快,等他到了大官湖,已经是快要五月中旬。这一路竟然是足足用了十几天时间,要知道严舆一路打到蘄春郡都只用了不到十天。

刚刚集好军队,吕岱徐盛攻陷长沙的消息便是传来回来。严舆在得知徐盛吕岱攻陷长沙之后愣了一会,然后仰头一阵大笑。

严舆压根就没有料到吕岱徐盛竟然会立下这等奇功,本来,严舆只是想让两人去长沙捣乱,分散刘表的注意力,让刘表搞不懂他在干什么。

严舆的目标一开始就没有改变过——柴桑。本来严舆还想要直接强攻柴桑,但长沙处于刘表腹地,刘表根本不可能不管长沙之事。几乎是在一瞬间,严舆就明白攻打柴桑之事要做些改变了。

严舆修书三封,一封送给太史慈,一封送给长沙,另一封则是送给屯兵皖口的周瑜。

严舆先是让周瑜率军前来大官湖与自己汇合,然后让太史慈假装做出要进军长沙扩大战果的模样,最后那封信则是让徐盛跟吕岱见势立即撤退。

严舆这三封信加上之前的布置可谓是完美的针对了刘表下达的命令,或者说,这本来就是严舆在得知长沙陷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