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三国之屌丝的逆袭> 第二十五章 荆州防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五章 荆州防备(2 / 2)

恐怕就小命不保了,所以也是很自觉的退回了长沙。而刘磐这一败,却是让刘表很不高兴,直接罢免了刘磐的军职,让刘磐留在了长沙。

赶走了刘磐,太史慈手下两万大军也是空闲了出来,完全可以加入对柴桑的战争。

柴桑守军原本就只有七千,虽然刘表调了一万大军前往柴桑,柴桑的守军仍然不足两万。以五万攻两万,看起来严舆的兵力已经很充足了,其实不然。

在古代,强行攻城可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般来说,攻方与守方部队比例,三比一勉强可以强攻试试,五比一就比较有把握了,十比一才算是真正的优势。

所以严舆手下兵马不过刚刚达到了强行攻城的条件,更何况在江夏的治所武昌,黄祖还有两万多兵马。从武昌顺江而下,最多也不过两天一夜的时间。也就是说一旦柴桑有战况,黄祖立马就能派遣军队支援。

柴桑不易攻陷,严舆的探子也是发现了来自江夏的援军。尤其是当得知了负责守城的竟然是文聘,严舆当下就改变了想法。

明知敌人准备完全等着你去攻你还去攻,那就是白痴的表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事情说起来虽然很有气势,但往往下场是被老虎给吃掉。

可不是人人都能够当武松的,看看当初刘繇的下场就知道了。一战被周瑜全歼,成就了严舆。

严舆表面不动声色,暗自却又从建业调来丹阳精兵两万驻扎在皖口。然后严舆自大官湖退兵,四月初直接从陆路进攻蕲春郡,蕲春郡在庐江以西,江夏以东。算是庐江与江夏之间的战略缓冲区,本身没有什么大城或是险要地势可守。

如果无法拿下南昌,那么即便是攻陷蕲春郡也是没什么大用。反而由于无险可守,又无大城可依,反倒是容易为敌军所乘。

那么严舆大军开拔,莫非是看攻打柴桑不成,转而攻打南昌?文聘听着手下探子的报告,心生疑窦。连柴桑都攻不下,却去攻防御更加坚实的武昌,严舆这是要干什么。

“再探,尤其是豫章境内的太史慈所部动向。”文聘搞不清严舆是在干什么,但他本能的觉得这件事情绝非那么简单。

其实文聘完全多虑了,严舆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只是现在无论是柴桑也好,武昌也好,都没有什么机会。严舆之所以攻打蕲春郡,就是想要文聘与黄祖都搞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

蕲春郡内没有什么像样的防守,严舆一路势如破竹的攻陷了大半个蕲春郡。一路打到了武昌城对岸,并在那里建寨布防。

黄祖隔江看着严舆的大营,向左右说道:“区区三万人也敢来攻我武昌,这严舆当真是乳臭未干的小儿。”

说完,黄祖便直接下了城头离开。武昌有大军近三万,何况城池比柴桑还要坚固,别说三万人,就是十万人来都不一定能攻陷。而公元194年的夏季,还没有哪个军阀能够一次发动超过十万人的军队出征。

而严舆到了武昌城对岸倒也不急,不慌不忙的安营扎寨。跟随严舆一同出征的韩浩也不明白严舆到底是卖的什么关子,不过作为臣子,他还是觉得自己应该劝谏一番。

“主公,如今虽然已经到了武昌城下,但我们不过三万兵马。武昌城高墙厚,恐怕凭我们的兵马,难以攻陷啊。”

严舆笑了笑,他又不傻,怎么会攻打武昌。不过他并没有将自己的打算告诉韩浩,而是笑着说道:“元嗣不必担心,来,你去帮我办一件事情。”

韩浩见严舆不将自己的话放在心上,好在严舆似乎并不打算攻武昌,他也就放心下来,问道:“主公尽管吩咐。”

“你去帮我找些嗓门大的军士,恩,百人足矣。”严舆说道。

“啊?”韩浩愣了一下,不过他还是点头躬身说道:“臣下这就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