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三国之屌丝的逆袭> 第十二章 曹操的崛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曹操的崛起(1 / 2)

张英与樊能一路上收拢流散的士卒,回到芜湖时也有五千多人马,加上刘繇手上的几千人马,其实也还有将近万人左右。

只是之前一万三千多人被严舆八千多兵马没有任何花哨的正面击败,张英与樊能都是失去了正面对抗严舆的信心。

刘繇听到张英樊能所说心中也是大惊,又听闻严舆已经往芜湖这边而来,刘繇赶紧是率领大军撤退。好在笮融与朱皓传来消息,周围诸郡都是已经臣服,他们只要退入豫章郡,严舆就不可能深入那么远找他们麻烦了。

刘繇率大军退入豫章,但是从一开始就被刘繇忘在脑后的太史慈却并未退走。在刘繇分兵三路的时候,太史慈就在刘繇那里领了数百兵马前往芜湖以南的泾县。

将泾县的周围几县逐渐攻打下来,建立屯府,招募青壮。由于太史慈的名声,很快招募起一支军队,声势壮大起来,甚至有一支山越投靠。

说起这支山越的投靠其实也是跟严舆有关的。由于严氏的支持,范仲所在的山越部族有了吞并了不少部族,有了长足的发展,一跃成为吴郡乃至江东最强大的山越部族,甚至隐隐有统一山越之势。

这一支投靠太史慈的部族便是不想被吞并,所以便与太史慈联合,想要打击范仲的部族。要知道,严舆现在手下有不少范仲部族的山越兵。

召集了军队,又有山越投靠,太史慈手下实力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当刘繇开始撤退之后,太史慈便进军南陵接应刘繇,好让让刘繇等人顺利进入豫章郡。

“子义忠勇,以德报怨。如今撤入豫章,这里还得多多依仗子义。”刘繇没想到自己没有重用太史慈,但太史慈自己拉起这么大一票军队后竟然还能如此对自己,心下很是感激,留下了张英率领五千兵马给太史慈。

当然,除了感激之外,刘繇也是希望太史慈能够挡下严舆。

太史慈接下刘繇的五千兵马,已经有一万两千人马。严舆手中不过八千兵马,所以当严舆知道自己的对手是太史慈之后,他就停了下来。

“太史慈?呵呵,又有一猛将要入我帐中了。”得知太史慈出现,严舆虽然不得不停下征伐刘繇的脚步,但是却并不恼怒。反而是高兴的对左右说道,仿佛太史慈已经是他囊中之物。

不过嘴上虽然这样说,但面对太史慈这样的名将,严舆却只是将太史慈逼回泾县后屯兵南陵,没有继续南下。一来要是跟太史慈交战损失过重袁术可能会大肆进攻,二来他占领江东不过半年,根基未稳,他需要时间稳固地盘,招募军士,囤积粮草。一句话,他现在需要韬光养晦。

有三郡人口资源作为后盾,严舆有把握在一年之内再训练两万精锐之士,再以雷霆之势扫荡江东诸郡。到时候不论是太史慈还是刘繇,都不在话下。毕竟刘繇掌控的几郡尽是茫茫大山,人口经济都不如严舆所控制的丹阳、吴、会稽三郡。

刘繇在江东引发的骚乱很快就平息了,甚至都没有什么存在感。而严舆在此战中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更是让袁术心惊,以八千军队将近两万人打得节节败退,比起以前的孙坚也是差不到哪里去了。

袁术暂时打消了吞并严舆的想法,毕竟现在他的竞争对手发展得非常好。若是他因为内部斗争而导致实力大损可就不妙了。

既然不能吞并那就只能拉拢,袁术派人来到江东。先是封周瑜为军师将军,又封严舆为吴侯,并送来一些钱粮以示亲厚。

严舆当然明白袁术此举的目的,不过他现在也不适合跟袁术闹翻。所以在接受了袁术的好意之后,严舆还假模假样的表了一阵忠心。袁术信不信不知道,不过袁术的使者袁胤倒是很相信的。尤其是严舆悄悄递过去一块美玉之后……

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袁胤在回去之后自然给严舆说了几句好话,袁术对严舆的忠心也就有了几分相信。

在觉得后方一时半会不会出什么篓子的时候,袁术便开始想办法对付曹操。

曹操是袁绍的盟友,而原本的兄弟已经变成了仇敌。袁绍势力远在冀州,袁术不可能直接进攻,所以曹操就成为了袁术的首要敌人。

此前不久曹操大破黑山军,被袁绍表为东郡太守。而此时青州黄巾军比历史上提前一年发展壮大,攻入兖州,连克数县,兖州刺史刘岱因为不听济北相鲍信之言而被叛军所杀。

兖州群龙无首,鲍信便迎曹操为兖州牧。与曹操一同夹击青州黄巾军,结果鲍信战死,曹操则是连设奇计大败青州黄巾,于年底获得降卒三十万,人口百余万。

不过黄巾军的素质实在不怎么样,曹操这个时候也养不起那么庞大的军队。所以从三十万降卒里面挑选精壮五万成军,称青州军。

此时的曹操已经颇有大军阀气象,所以想要接自己的父亲前来享福。哪里知道竟然半路被陶谦手下所杀,愤慨之下,曹操不管不顾的引军攻打下邳,这才有笮融逃跑投奔刘繇。

虽然曹操这次出征因为事出突然,粮草用光之后不得不引兵归还,但是却让袁术警惕了起来。如果再不遏制曹操的发展,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