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欢的家在浅水湾,这个地方是香港最著名的风景区和传统富人社区,就好比纽约的上东区。
这里遍布豪华住宅,其中包括香港巨商李嘉诚、包玉刚的豪华私宅,还有明星成龙的洋房,依山傍水的建筑,构成浅水湾独特的景致。
从任欢的外公辈儿开始,这个大家庭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每隔一段时间,会召集所有的家庭成员组织聚会,沟通感情、协调纷争、抱团取暖。
这种家庭聚会其实西方人的规矩,任欢这一世的外公年轻时旅欧留学过,六、七十年代在港大教书,八十年代被选中加入一个港府的大学研究经费拨款委员会,自此完成了学者到学霸的蜕变。
1988年香港中文大学接管了一个叫做中国研究中心的组织,主任就是任欢的外公,这个研究中心的前身1963年就成立了,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为那些对中国大陆感兴趣的西方学者提供帮助和服务,因此,中心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和资料。
大陆改革开放以后,这个研究中心又吸引了众多的大陆学者来访,影响力也相应的越来越大,他们说出的话,港府甚至大陆政府都不能不加以重视。
97香港回归的时候,老爷子就曾经坐在会展中心里观过礼,在老爷子的老房子里,还有不少老爷子和大陆中央领导人的合影。
重生之后,任欢从港大土木工程专业转到城大媒体学院,这么大的跨度,在一般人看来很难,但是在老爷子这里,居然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什么是学霸?这就是学霸!
老爷子膝下有两女一男,大女儿就是任欢这世的母亲,小女儿移民美国了,在一所大学里教书,任欢的大伯是香港赫赫有名的律师,就连任欢的母亲,虽说是个家庭妇女,其实也是香港妇女权益保护组织的委员。
在这样的书香门第家庭里,任欢的父亲就有些上不了台面了,在认识任欢的母亲之前,就是港产纯草根一枚。
不过这位草根也着实争气,结婚之后借着大陆改革开放的东风,又有任欢母亲家庭的大力支持,从玩具做起,发展到转口贸易,这两年又在大陆搞起了模具制造,这才逐渐混得风生水起,到了现在反而变成了大家庭里最暴发的一位,可惜先天上底气不足,在大家庭里还是没什么发言权。
自从上了大学之后,任欢就很少回家了,一般都是住在学校宿舍里,这个家庭实行的是西式教育,孩子年满十八岁,就基本上不怎么管了,平时的学费生活费全都是从大学基金里支出,搞得任欢想朝家里要点钱都没好意思开口。
其实这也是任欢那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大叔灵魂在作祟,一来感情上要有一个接受过程,二来前世的习性夹带着一股巨大的惯性,总觉得成年人嘛,老朝家里要钱太过丢份儿。
“衰仔!还以为你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任欢的家是一幢独立别墅,一进家门,任欢就被老豆视距外精确挖苦了一句。
这个家里爸爸扮演的红脸,总是以严父的形象出现。
“咦,老豆,你改名叫雷达得了,隔着堵墙都知道是我,”
“这个时间回来的,除了你还能有谁?专门给你打电话叫你早点儿回来,你倒好,当耳旁风了是不是?让这么多长辈等你一个人。”
老豆唠叨的话听在任欢的耳朵里,感觉很窝心,前世那个家庭破碎了,留下的遗憾只有自己才知道。
也不知道前世的母亲和妻子现在过得怎么样,对于前世的妻子,他也算不清楚谁该恨谁更多一点儿,不过现在计算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如果不碰上前世那个混帐的自己,她的生活该是另一种轨迹了吧,就是可惜了乖巧女儿,任欢宁愿把前世想象成另一个平行空间,希望乖女儿在那个空间里一切都好。
至于前世的母亲,他决定趁着什么时候有空,一定要去看上一眼才会安心。
“好了好了,孩子大了,总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你能管得了多少?”老爷子快到知天命的年纪,随和的打了圆场。
任欢探头大量了一下客厅,客厅里坐得满满的都是人,大伯家的表妹丁丁正撅着嘴巴坐在沙发上受审。
“外公好、大伯大伯母好、丁丁好、老豆好、小姨一家没有回来吗?”
任欢伸了下舌头,每到这种聚会,小一辈儿的就是专政对象,他还是别自找苦吃了。
“你小姨住在美国,抽不出空回来。”
“哦,那你们忙,我去厨房帮妈妈做饭,”任欢朝丁丁打了个眼色,赶紧开溜,话说他心理年龄都三十多岁了,实在不习惯装小辈,可是在父母眼里,他永远都是孩子。
至于丁丁,这小妮子更让长辈头疼,初中就开始谈恋爱,上了高中后喜欢上了画漫画,想考日本的什么漫画大学,这可比任欢的媒体专业更不靠谱,自然也就成了严厉打击的对象,不过和任欢的关系还不错。
“哟,欢仔出息了,什么时候会做饭了?”
调侃的是大伯母,女强人一个,在一家出版社当总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