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节礼。不是别的,正是花满楼那张做工精致的面具。
朝堂上,那孟姓来使温文尔雅,极有儒将风范,当着文武百官之面呈上那张面具,只道近来白云城内盗案颇多,同中原绣花大盗行事如出一辙,几经周折,终于斩获真凶,得此面具。
经细查知此物乃京城圣手崔先生所制,根据崔先生的证言,委托造此面具者,身形皆与花满楼相似,再兼陆小凤等人作证,花满楼根本没有作案时间,如此人证物证俱在,方知是有人冒充花满楼行凶。
满朝文武闻讯皆一脸恍然大悟,唯独龙椅上朱棣脸色让人看不透,只淡淡问一句那真凶冒充花满楼动机为何。
众臣只见那孟姓来使笑的颇有深意,
“圣上明鉴,小人之心,君子如何去揣度?还是不要让这些龌龊污秽圣上视听了。”
此言一出,朱棣明显抽了抽嘴角,继而面无表情,他知道那姓孟的在变着法的骂自己,更知道那什么斩获的“绣花大盗”分明是假的,却只能白吃这个哑巴亏。
他总不能说,你们白云城抓的绣花大盗是假的,真的绣花大盗早被我弄死了吧!?
此事真相龙椅上一那位心里跟明镜似得,案子绝不能细查,因为若是从崔龄处查知那来取面具的是个大内侍卫,朱棣可真就丢脸丢到姥姥家了。
所以,他只能选择息事宁人,因为自从这张面具公之于众,便已是彻底替花满楼翻案了,
当然,这样的结果也是那些极善中庸的大臣们所喜闻乐见的,尤其是那些同花家交好的大臣,除了庆贺花家免罪纷纷响应孟玉,对那“绣花大盗”予以沉重抨击,
譬如胖大臣甲摸摸胡子,摇头晃脑道:“这样的小人,幸亏已是死了,要不然真该凌迟弃市,五马分尸!”
大臣乙点点头:“可怜花七公子代人受过,花老爷一大把年纪,儿子被拘在牢里,真真是可怜,那背后黑手真是无耻之徒啊,真不配活在这世上!”
于是,在这个大臣一声“败类”,那个大臣一声“人渣”,大家骂的不亦乐乎中,上朝结束了。谁也没看清皇帝背过身后的脸色,只是据说,那一夜承乾殿内所有的瓷器古玩,集体更新换代。
作者有话要说:我说不会虐吧,放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