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爷的,就这几个人,就敢和咱爷们拼刀子?小日本的胆子真他妈的挺肥啊!”
马福祥从望远镜中看的清清楚楚,日军将骑枪挂在背后,纷纷抽出雪亮的指挥刀,看起来是要冲锋的架势。
“回回兄弟们,小日本要和咱爷们拼马刀了,都把枪给老子收起来,让这些兔崽子见识见识咱爷们的厉害!安拉在上,跟老子杀鬼子去!”
“安拉!”
“小鬼子的马真好,都他妈的长点眼睛,砍人别砍马!”
回回骑兵喊声震天,马福祥催动雄峻的西洋雪青马,在横队之前疾驰,手中那柄直线型的蒙古马刀在每个士兵的刀锋上碰击一次,发出一连串的脆响。这匹马还是在廊坊的时候,马福祥死皮赖脸从方翔手中弄来的,当时一共搞了二十匹,回回营的军官当时就换上了这些身材高大毛色如锦缎的洋马,普通士兵的坐骑依然是低矮的蒙古马。
看到对面日军骑兵的东洋马,这些自小在马背上长大的汉子,如同寻欢客看见红窑姐顿时就精神百倍。回回营在廊坊和洋兵激战数日,而且一直是被方翔当做主力使用,他们对洋兵从最初的恐惧到后来的蔑视,感觉洋鬼子不过是样子货,看起来牛高马大,真打起仗来也就那么回事儿。现在不但想砍了对面日本骑兵的脑袋换赏钱,连他们的战马都已经提前当做战利品。一个个信心百倍,焦躁的握着马刀,就等着主将一声令下就冲上去砍了这些小鬼子。
回回营的自信是有原因的,瞧身边这些同袍们,一个个都是马上养成的罗圈腿,对面的小鬼子则个个都是渔民的小萝卜腿???他们才骑了几天的马?
对面的日军,轻蔑的看着远处数倍于己方的清军,他们的战马低矮如毛驴,穿的军服是被称为“号褂子”,肮脏的看不出本来的颜色,马刀也是五花八门,各种样式都有。而日军的战马,全部是由被称为“骑兵之父”的秋山好古大佐驯养的东洋马。由法国纯种马和日本本地马杂交出来的东洋马,兼具了西洋高头大马的速度和冲击力,又获得了本地马的抗病能力和耐力,除了对饲料的要求过高之外,再也挑不出其他的缺点。日军的战刀是统一制式的精钢刀,全部是西洋指挥刀的样式。这是经过无数次试验得出的结果。当然,这也是被称为陆军第一天才人物的秋山好古大佐的杰作。
日本骑兵,可以说是秋山好古大佐一手打造出来的,从马匹驯养繁育到武器的选配,以及骑兵战术,都是他呕心沥血总结出来的。
“桂君,按照秋山好古大佐编写的《骑兵操典》,当敌方骑兵冲锋的时候,我军应该就地下马,将战马当做掩体,用骑枪射击敌军。”井上大尉提醒道。
桂三十五郎轻蔑的冷笑道:“帝国勇士,难道连和敌人正面交锋的勇气都没有了吗?秋山好古???也只有你们,才会把一个贼藩出身的家伙,当做偶像来崇拜!”
秋山好古和其他陆军将领不同,他不是出身于长洲,而是出身于松山藩的藩士,在明治维新的时候,松山藩是站在幕府的一方,和天皇的军队打的死去活来。战后,这些反对天皇的地方,被军方赋予了一个难听的绰号“贼藩”!而贼藩出身的人,在军队和政府的很难混的,只有秋山好古这样公认的天才人物,才被军界元老破格提拔。
“帝国勇士们,为了天皇陛下,为了帝国的荣耀,冲锋!”桂三十五郎声嘶力竭的喊道。
“为了天皇陛下,冲锋!”
日本骑兵齐声高呼。
两支同样装备了新式骑枪的军队,不约而同的放弃使用枪支,抽出寒光闪闪的战刀,以中世纪的方式搏杀,并且把这当做是勇气的象征,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
哒哒哒
战马开始了小跑,继而是大步跑,然后是飞驰起来,铁骑荡起尘烟,兜起的风吹拂着士兵的军服,令衣服鼓胀起来。
两支军队,终于撞到了一起,如同是大海上的两道洪流,毫无花俏的挥舞起马刀,以最快的速度冲入敌阵!
???分割线???
骑兵交锋,穿过敌阵一次算是一个回合,一个回合之后双方自动交换战场。
一个回合下来,马福祥就胆战心惊起来,对面的小日本比廊坊遇见的洋兵难对付的多!
骑兵的战斗力,一大半来自于战马的冲击力,而冲击力则依靠速度,三国时候关二爷靠的就是马快刀沉,往往敌人还没反应过来,青龙偃月刀就已经斩了敌将的首级。
一个回合下来,蒙古马的劣势显现无遗,速度提不起来,自然冲击力就差,而回回营将领虽然骑的是速度惊人的西洋马,但是为了保持队形,不得不压制战马的速度,有个别心急的将领兴奋过头,战马提起速度冲入日军战阵,立刻就成了敌军围攻的对象,被无数把锋利的指挥刀刺穿出胸膛。
马福祥还发现日军有个最明细的特点,他们使用的都是狭长的指挥刀,他们的战法只有向前直刺,从来没有劈砍的招数,动作虽然不好看但是极为实用,往往回回营骑兵的马刀刚刚举起,已经被日军的刀尖刺破了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