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明显是一种书写习惯。”
“可是,就算是这样,也不能成为他闯进别人家的理由啊。”张胖子摸着头道。
“这是自然,不过,多少也算是事出有因。李小姐,我看着他也受了伤,这报警就不必了吧。”范剑南道。
“哦,这是当然,不过我真的不知道有这张借据的存在,而且我们家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件事。我很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李小姐点点头。
范剑南转向正坐在地上啃着面包干粮的庞家杰道,“庞家杰,我想你确实欠我们一个解释。你能不能把你曾祖父是什么人,和李小姐曾祖父的关系说一说。”
庞家杰顿了一顿,缓缓地道,“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我们家也是留下了一些传说。说是我们家有一件东西被人借走了,一百年之后必须讨回。否则我们双方都将会大祸临头。”
“大祸临头?”范剑南皱眉道,“什么样道祸?”
“我不知道,只是我们庞家几代人了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个家训。小时候我就知道,当时还觉得奇怪,一般人家的家训,无非是劝戒家族子弟勤俭勉励之类的话。但是我们的家训却是,有借有还。”庞家杰苦笑道,“当时,我还以为我们家祖上是开钱庄放债的,所以才有这样有借有还的家训。但是事情完全不是这样。我们家,祖上曾是道士。”
“道士?”范剑南皱眉看了看张胖子。
张胖子立刻摇头,“我跟他可不一样。他们家祖上是道士,我自己就是道士。这个没有什么可比性。”
范剑南皱眉道,“庞家杰,你曾祖父是个道士。而李小姐的曾祖父却是一个军阀的幕僚。那么一个道士又是怎么和一位军阀的幕僚扯上关系的?这张借据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立下的?”
“那应该是民国时期,那时的社会和现在不同。出家人的身份并不是一种限制,有时候反而是一种优势。那时候各地战乱频起,各地军阀拥兵自重。为了提升自身的知名度,显示自己的开明,各界名流都是他们结交的对象。其中自然也有一些有名望的出家人,但我曾祖父却是另一种情况。”庞家杰缓缓地道。
“哦?什么情况?”范剑南皱眉道。
“他除了是一个道士,还是一个武术家。”庞家杰低声道。
“武术家?”范剑南皱眉道,“这倒也不算是什么新鲜的。道家注重养生,练气功和拳脚武术是很常见的。其中也不乏真正的武林高手。”
“当时在民国时代,武人很受尊崇。孙禄堂、李景林、李书文、尚云祥、刘百川、李尧臣、韩慕侠等人非常有名,当然还有当时名气很大的杜心武。这些武术家或多或少都和各地军阀有些关系。
当时武器落后,战场上冷兵器格斗也是很重要的内容。所以军阀们也经常聘请这些武术名家,担任士兵们的武术指导。我曾祖父就是这种情况,受聘于粤军担任这类的训练教习。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除了是个拳脚了得的武师,也是个出身全真道派的术者。”庞家杰缓缓地道。
范剑南皱眉道,“原来是这样。”
庞家杰点点头,“而当时李严普却是广东军阀陈炯明的师爷。他们就是这样认识的。”
师爷其实就是幕僚。
古代将帅出征,治无常处,以幕为府,故称幕府,其佐治人员则统称幕僚。以后相沿成习,幕府成为各级军政官署之代称,应聘帮助军政大员办理各类事务之文人学士,也就获得幕僚、幕宾、幕友等称谓。这类人往往没有正规的职务,由幕主私人聘请,与幕主实属雇佣关系。幕主尊师爷为宾、为友,师爷称幕主为东翁、东家。
在明代,师爷作为一种特殊的幕业形态开始萌芽。在清代,师爷这职业非常活跃,上自督抚,下自州县,都聘请师爷佐理政府事务。晚清,曾国藩幕府的人才鼎盛,形成近代军阀幕府。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民国,民国幕僚是清代师爷的尾声和惯性延续。只不过那时候已经不叫师爷,而有些军阀用西化的方式称呼为秘书。
这些人虽然没有正规的职务,但是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人。这些人和那些只会拿枪打仗的军阀不同,他们大都受过良好教育,学时很好,甚至民国的很多幕僚都有留洋背景。很多军阀头子也知道自己没什么文化,所有对自己的师爷言听计从。实际上这些人在当时是很有影响力的。
范剑南沉默了片刻道,“你曾祖父和李小姐的曾祖父有往来,恐怕并不因为他们只是普通的同僚关系吧?”
“是的,因为李严普先生也是一个术者。所以他们两个人曾经一度走得很近。后来由于两人先后离开了粤军,各自回乡,之后就再也没有联系过。这张借条据说就是他们同在广州时留下的。”庞家杰回答道。
“有意思。两个相熟的术者,一张语焉不详的借条,一个足足百年的约定。”范剑南皱眉道,“这说明了什么?”
“我要是知道的话,还会弄成现在这样么?”庞家杰无奈道。
“你们在说什么?什么是术者?”李小姐有些莫名其妙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