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超品身份> 第56章 056、答得超纲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章 056、答得超纲了。(1 / 2)

所谓的主观题,便是没有固定的答案。

虽然有个参考答案,但是也不过仅供参考而已。

不同的阅卷老师,在批改主观题的时候,会对同一份答案改出不同的分数。

比如同一道题,张老师觉得这位同学答得很到位,于是给个满分。可是李老师看到了,却觉得这答案实在是平淡无奇,一点延伸拓展也没有,于是只给一半的分。

邹心妍在批改这种题目的时候,通常会把限度放宽,只要言之有物,或者有一两句沾上了参考答案的边,就会给分。

先让全班读了一遍这首古诗,然后邹心妍又详细讲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以及每一句的含义,接着才去看下面的问题。

对比了一下洪星辰和陈亮的答案,邹心妍便心里有数了。

洪星辰这个人,自恃甚高,性子里有些后天培养出来的傲气,所以时刻都想标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同时,他又不敢太破格,生怕破坏自己的形象。

这些性格,反应在答题方面,就会表现出文辞优美、措句新颖同时切题准确,思路相当清晰明了。

这种答题方式,比较耗神费力,却又恰恰是大部份改卷老师最喜欢的。

相比之下,陈亮的答题方式就有些简单粗暴,基本上都像是一把匕首,毫无花哨的直切心脏。

这种答题方式,简单直白,却又犀利得让人无话可说。只是,有些不讨人喜欢。

邹心妍让学习委员把两人的答案都忘了一遍,然后让底下的同学们来评判。

很显然,洪星辰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

毕竟优美的词句,总是能让人很有不明觉厉的想法。

于是,邹心妍便从鉴如流,给洪星辰打了高分,而陈亮只得了基本分。

这里,陈亮便少了洪星辰七分左右。洪星辰在选择题上的劣势瞬间就弥补了大半。

洪星辰不禁回头朝陈亮挑衅地笑了笑,然后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显示对陈亮的不屑。

颜宽有些替陈亮愤愤不平,陈亮却是哂然一笑。

陈亮不是不能用这种方式答案,只是陈亮却很清楚一点,高考阅卷的老师,每个人要面对几万甚至几十万份卷子,如果在初期看到这种优美的词句还有些赞叹,等到后面,他们绝对没有心情也没有时间去看你造句优不优美,他们只会看你的句子里有没有沾上参考答案里的重点。

接下来便是现代文阅读理解,这是一个难点。

不论是历届高考,还是平时考试,出卷老师总要在这道大题上弄些妖蛾子。好像不整一篇让人读了云里雾里的文章,就显示不出他怕水平来。

这篇文章,是篇少见的报告文学,放眼一看,满篇数据,这就能让部分学渣给吓尿了。

其实,陈亮觉得有数据还好。毕竟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客观,只要你留意题目里的语言陷阱,基本上就能根据数据去找出答案来。

不过,显然没多少人同意陈亮的想法。

因为这篇报告文学有点奇葩,作者可能是个中二青年,居然用的是意流识写法。

报告文学是种严肃的题材,反应的是社会现实,通常不会讲究谴词造句,而是用最直白浅显的文字,来描述最直接深刻的现实。

每个行业里总有一个判徒,这篇文章的作者,估计会被报告文学里的大师会烧死。

与其说这是篇报告文学,不如说是篇借了报告文学的壳子的先锋意识流小说。先锋,有时候就代表奇葩,更何况还是意识,而且尼玛的还用伪报告文学的壳子。

这道现代文阅读理解题,难出了一个新高度。

邹心妍也差点骂这作者有病,不过好在她及时咽回去了。

邹心妍便索性不去看文章内容,而是带着学生从题目出发,然后反过来去文章中找答案。

有参考答案在,邹心妍倒是很快厘清了思路,渐渐明白了出题人的意图。

对比洪星辰与陈亮的答案,邹心妍对陈亮不禁再次高看一眼。

或许是由于时间关系,从答案就可以看出洪星辰的谨慎,他的答案走的是取巧的路子。直接从题面出发,提练出中心意思,凝练成一句话,然后用句子反复来包装修饰这句话。

这是在面对不熟悉的题型,或者说不确定答案时的最佳处理方法。

任你怎么出题,你想问的东西肯定会暴露在你的问题里。

比如,你想问一个美女的电话,你不敢直接问,于是拐弯抹角。但是无论你拐多远,抹多少弯,最后还是要问出来。只不过你把意图包装在无数个漫不经心的试探里。

出题人也是如此,他想以文中某个观点做题,无论他怎么拐弯抹角,却无可避免的要沾到那个观点的边。

只要你在审题的时候,感觉到了那个观点的边角,哪怕你不知道答案,只要就着这点边角,进行反复论述,多少都会有些分的。

万一你走运,碰到个批改得不甚严格的阅卷老师,得个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