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神雕小世界> 第12章 思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思念(2 / 3)

,我竟然辜负了她的美意,此时却又往何处寻她?”】

这里他悟到的就是姑姑喜欢我,那他对姑姑是什么感情他去考虑了吗?他根本没去考虑。

所以说杨过对小龙女也有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类似于极度依赖母爱而衍生出来的感情。

这就是恋母情结的体现。

关于这个,我是这样理解的,一般的正常人,在小的时候,对父母都非常的依恋,可是随着年纪的逐渐长大,这种依恋也在逐渐的减弱,直至完全独立的生活,不过和父母还保持一份不变的亲情,可是和小时候那种非常依恋,离不开的父母的状态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就比如一个小孩子失去了父母成为了孤儿,他会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完全陷入一种无助和悲伤的状态,觉得自己的世界都完全塌陷了的感觉,可是成人以后,如果父母离开了人世,他仍然会悲痛,但是和小时候那种情绪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可是有严重恋母情结的人就不一样,他在到成年的转换期,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摆脱对母亲的依恋,而正常的成长起来,虽然外表长大了,可是心理人格仍然处在幼儿的状态,表现出对母亲幼儿般的依恋。

而且往往这种关系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情,他和母亲长期以来所保持非正常关系才是造成这种结果的诱因,所以作为相对年长成熟的母亲,在这个关系中往往负的责任更大,她对儿子一定也持有一种病态的关注。

这种情况下,儿子成年了,去交往一些女性,可能会导致母亲某些不正常的反应,会过分的约束孩子的自由,想独占他的想法,而儿子因为依恋母亲,肯定会受到母亲情绪的牵制,而无法开始正常的成人生活,长期下去,使得他和母亲的关系愈发的往病态的方向发展。

杨过和小龙女的情况虽然有些特别,但是在心理上是非常类同于这种关系的。

杨过从小没有母亲,所以造成了他性格中的不安全感,自卑又自傲。母爱在少年的缺失,让他格外的渴望得到来自女性的关爱。这时候小龙女进入了他的生活,和他两个人封闭的生活在一个空间,很容易产生相依为命的母子感觉,实际上书中金庸也是这样评价的,弥补了杨过母爱缺失的空缺。

而两个逐渐成年的男女,长期共同生活,同时又一定会有或多或少性的感应。

而恰恰这时候,小龙女因为性成熟,长期压制的****,在一个节点爆发了,使得她开始将感情投注在了她身边唯一的男子杨过身上。并不断的给杨过关于****的暗示。

可是杨过对她的感情,就象很多有着恋母情结的男人一样,最起初的时候,就建立在对母亲的依恋上,把对方看做母亲姐姐,而非****对象,而这种固定了心理对象,其实很难转变。

所以当要转变的时候,他的心理必然会经历转变的痛苦扭曲,而因为极度依赖母爱这种人格缺陷,使得失去母爱的他感到不可忍受的空虚感和孤立无助感,会让他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去说服自己去接受将母亲作为****对象这个结果。

这也是恋母情结的人,最终和母亲发生的乱伦感情的心理。

我觉得这就是杨过离开小龙女,到最后想要接受小龙女当媳妇的这么一个心理过程。

每次杨过一对别的姑娘动心,小龙女所留下的影响就会强势介入。

其实作者在书的很多细节上都体现了杨过对小龙女的感情关系,杨过一开始进古墓的时候,孙婆婆要他叫小龙女姐姐,而杨过却脱口而出叫小龙女姐姐。

当时小龙女十八岁,杨过十三四岁,两个相差四岁左右,而书中写因为小龙女练十二少的功夫,所以看起来也就是十五六岁的样子。

照这样说,看起来小龙女也只比他大一两岁,杨过为什么一见面要脱口而出姑姑呢?其实我觉得这也是他渴望母爱的一种表现,所以他希望收留他的女性可以给他类似母亲一样长辈的关爱,而不是来自同龄人姐姐的。所以他主动叫小龙女姑姑。

比如小龙女跑了,杨过不是去追,而是象个孩子一样伏地大哭,无助的大喊爸爸姑姑。

这些在电视剧里,都被导演们改了,新修版于正大概觉得这样实在无法体现杨过对小龙女的爱情,他肯定也发现不合理了,所以改成杨过被欧阳锋抱住,无法去追小龙女,以至于被小龙女跑掉了。

其实我觉得金庸写这样情节的目的,就是为了体现杨过对小龙女的这种恋母的倾向。很多人以为神雕侠侣就是为了歌颂杨过和小龙女至死不渝的爱情的,其实这完全是一个误解,按这个做出改编的电视剧自然也演不出作品真正的内涵。

我个人觉得神雕侠侣这个名字,就是指杨过和丑雕一起,一人一雕,浪迹江湖,行侠仗义,而小龙女和众多神雕女子,在他的生命里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只是为他沧桑的一生添加了几分色彩,这才符合神雕这本书的内容和意境。

因为在他生命中真正行侠仗义,行走江湖的几年,小龙女是缺失的,小龙女只在他少年的一段时期,扮演了一段重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