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周睿在颍川授课,不觉时间飞逝授课半年到汉末也已有一年到了190年。而今的天下也战乱不休,经过十常侍乱政,到董卓废帝独霸朝纲,190年诸侯起兵讨伐董卓。今日的周睿和往常一样学堂授课,而司马微的书房内今日却来了两个拜访者。只见两人跪拜于司马微面前道:“学生荀彧(郭嘉),拜见老师。”司马微点了点头到:“都起来吧,尔等不是去寻明主辅助去了吗?怎么今日都回来了。”随后荀彧郭嘉对坐于下首。
只听郭嘉道:“本欲先观看天下诸侯作为,后择一明主辅佐,因近日听闻书院新来一先生授课,老师言“这位先生乃麒麟之才,得麒麟者得天下”所以回来看看,不想遇到文若就一起来了。”一旁荀彧笑到:“奉孝实乃是心里不服想一较高下吧,哈哈哈。“司马微闻言道:“奉孝还是这般浪子模样,不过我这小友确不怕尔等考验,伯通现在正在学堂授课,尔等自去,切忌不可无理,吾与伯通平辈论交,伯通便是尔等半个老师,去吧!”随后二人施礼退去。
荀彧(xún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不久学堂里多了两个旁听者,原来此二人便是荀彧郭嘉。周睿看见后并没有多言,还是继续授课。如往常一般只听周睿道:“吾已讲完,下面是尔等提问时间。”郭嘉道:“敢问老师,战争以和为本?”周睿道:以仁为本,以义治之。”荀彧道:“请老师解惑。”周睿道:“战争不能违背农时;战争不能在疫病流行时进行;战争不能强加给有国丧的国家;战争不能在敌国受灾时发动,也不能在夏、秋两季兴兵,以爱护敌对双方的人民。“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吾把战争看成是政治的组成部分,是通过政治手段达不到目的时而采取的另一种权衡手段。所以战争是“以仁为本,以义治之“。包括以下三个核心内容:其一,“杀人而安人,杀之可也“;其二,“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其三,“以战止战,战之可也“。“
荀彧闻言连连点头,郭嘉却看不出表情又道:“如老师所说会不会延误战机?”周睿道:“作战应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大敌当前,可以先用或多或少的兵力去试探,观察敌人的变化;可以采用或进或退的行动,观察敌人阵势是否稳固;可以逼近敌人,观察它是否恐惧;可以按兵不动,观察敌人是否懈怠;可以佯动,观察敌人是否疑惑,可以突然袭击,观察敌人阵容是否严整。打击犹豫的敌人,进攻仓猝无备的敌人,迫使敌人兵力无法施展。掩袭敌阵,造成它的混乱,利用敌人的轻进,阻断它的企图,粉碎它的计划,乘它恐惧时予以消灭。选择作战地点要“背风背高,右高左险“。在作战中,摆好阵势后不忙于交战,看敌人怎样行动,再相应进行动作。敌人设好圈套,我方不要顺敌意进攻,等待敌军主力的行动。如敌人进攻,则集中兵力乘隙打击它的弱点。凡追击逃敌,不要停止。如敌人中途休息,则考虑它的企图。凡逼近敌人的都城,进攻必研究好道路,后退必考虑好计划。两军作战,行动不要过早或过迟,以免使军队疲惫或丧失斗志。在军中要禁止士兵与亲属通信,断绝他们的思家之情。在火攻时,要选拔优秀战士作前锋部队。舍弃笨重装备,少带粮食,以激励战士拼死战斗的决心。”郭嘉闻言道:“多谢老师解惑。”荀彧也施了一礼。
其实周睿早就看出此二人是为难自己,但是周睿也不怕,周睿在南华老仙那里学习半年,自己在授课半年中也多有进步。随后又回答了其他学生的问题,周睿道:“今日便讲到这里。”便走出了学堂,刚走不远。只见后面二人追上来施礼道:“老师且慢走。”周睿见是为难自己的二人,心说我不认识二人啊。郭嘉道:“吾名郭嘉字奉孝,这位是荀彧字文若,本是水镜先生学生,闻老师麒麟之才所以考验一番,适才老师授课“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论更令我二人拜服,不敬之处望老师见谅。”周睿不想是这二位大神,顿时激动不已,前世对二人本就佩服,所以连称不敢。荀彧道:“不如吾等三人找个地方再说,这样站着也不便。”这时司马微走了过来,原本司马微想来看看,不见到三人如此。笑道:“尔等可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