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驻武汉领事叶廖沙接了个苦差事,圣彼得堡发来的电报,远东陆军进攻不顺、需要华国的物资。不知道您从哪里来的自信对我们国家下命令?难道这是贵国皇帝尼古拉二世要求你这么做的吗?”
嘿!这个小子竟敢如此无礼,就算英国的首相也不会对沙俄的外交人员如此对待吧!叶廖沙皱着眉低声道:“我原谅章部长的无礼,毕竟你和你的国家都太年轻,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说话是要根据自己的实力进行。但我请章部长注意,沙俄远东陆军的存在是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吸引了大部分日军的注意,这才是贵国参加战争并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主要原因。要不是我们在满洲与日军作战,你们怎么可能成功登陆日本?”
原本的求援变成了火药味十足的争辩,一个是代表所谓大国的骄傲领事,一个是民族主义情绪强烈、年轻的外交部长,这两人似乎有越战越猛的架势。
“叶廖沙领事,似乎在华国参战之前贵国的军队在战斗中处于绝对不利局面吧,陆军先后在旅顺战役、辽阳会战、沙河会战、奉天会战中失利,而且海军远东舰队被消灭,跨越大洋万里而来的太平洋舰队也被日本联合舰队吃的一干二净。要不是华国出手援助,消灭日本海军,截断本土与东北的物资补给线、登陆日本、向海参崴运送物资,贵国恐怕早就签署停战协定,接受屈辱的和平了!”
有一种人就是那样,认为得到帮助是理所应当的,甚至接受他人的帮助是因为看得起他,从不知感恩是何物。叶廖沙就是如此,尽管章台炎说的非常正确,但这位领事大人绝不认为沙俄欠华国什么。反而华国应该感恩,继续提供物资。
正式外交场合的商讨变成了街头上小混混的吵骂,就差脏话和动手了,一个小时后两人终于过足了嘴瘾。慢慢冷静下来,这时叶廖沙才醒悟——自己是来求援的,这样的争吵是无法完成任务的!
脸皮比西伯利亚的冻土还厚的叶廖沙说道:“华国必须支援物资,不然远东俄军将无力继续发动进攻,到时候只能任由日军控制辽东大部,请贵国给出答复!”
见叶廖沙失去耐心。章台炎也没工夫和他继续磨嘴皮子,这件事来之前他就请示过吕梁,俄国如此迫切的需要物资,并不顾代价的围攻奉天,其目的肯定是消灭辽东的日军,夺回失去的旅顺。对于俄国来说,一个旅顺抵得上东北所有的土地,这是远东俄国拥有的第一个不冻港,对于俄国的价值无法衡量。
俄国对于出海口的愿望贯穿了近代史,在欧洲,俄国的出海口被各种海峡、半岛堵得严严实实,终于在远东获得一个出海口和不冻港,怎能轻易放弃?
但是华国也不能让俄国独占东北,日本和俄国在东北的对峙有利于华国长远的战略,所以这次叶廖沙注定要空手而归。
“贵国是世界大国,列强之一,而且西伯利亚大铁路已经抵达贝加尔湖,如此强大的国力应该可以保证军队的物资供应吧!”
叶廖沙阴沉着脸不说话。
“我们华国刚刚建国,国力弱小,日本的战斗已经让我国的后勤供应用尽全力,根本无法向俄军提供更多的物资。”
叶廖沙脸上都能挤出水来。
“根据我们的计算,第一批抵达海参崴的物资足以保证远东俄军三个集团军进行一场大规模战事,不知道领事阁下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战斗刚刚开始你们的物资就出现不足这个问题吗?”
叶廖沙看出来了,这次来华国就没打算继续向海参崴提供物资,章台炎这是和自己磨嘴皮子来了,还是赶紧走,省得受挤兑!
章台炎看着远去的叶廖沙,眯着眼心道:“要不是总统提供了一份完整的沙俄现状调查情报,自己还真的不知道这个列强竟然空虚至此,从欧洲前往远东的物资还没有出乌拉尔山就消失了三分之二,神像代替了子弹送到了士兵手上,这样荒唐的国家怎么能获得战争的胜利?要不是老毛子普通士兵憨厚彪悍,哥萨克骑兵尚能一战,日俄战争应该早就结束了吧!”
圣彼得堡的尼古拉二世得到叶廖沙的电报后暴跳如雷,甚至扬言打败日本后下一个就收拾华国这个不知好歹的国家!当然,所有人都把这句话当成笑话来听,但远东的战场需要的物资必须得到保证,不然旅顺就别想回到俄国的手中。
愿望很好,实际完全不可能,第二次奉天会战中的俄军不得不继续忍受物资短缺的痛苦,除库罗帕特金的第一集团军外,其余部队都缺少物资,尤其是弹药。
双方都面临着物资短缺的痛苦,但俄军情况稍好。在这种情况下的战斗就要看其他方面的因素,双方人数差不多、士兵素质差不多、火炮等火力差不多,但有一点非常致命,那就是日军拥有超越俄军的优秀指挥团体。双方将领在战术修养、时机掌握等方面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桂太郎抓住俄军右翼的弱势,继续投入兵力攻击右翼并继续向中心扩展,儿玉源太郎的第三军甚至向铁岭方向机动,有截断俄军后路的架势。日军以少打多,竟然暂时取得了战场优势!为了维持战线,李涅维奇亲自率领两个军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