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只是被动迎战罢了,但不影响我方采用的任何作战方略和行动。”
李鸿章的意思是,华夏帝国不用宣战,跟另外一个时空的蒋委员长如同一辙,和小倭国打了几年战争了,一直等到倭国偷袭珍珠港,才正式对倭国宣战,打算给双方谈判留有余地,不用死磕到底。
李鸿章是清廷的官僚中对世界个强国最熟悉的人,其十分清楚中外的力量对比,因此每一次对外战争中都抱着谨慎的心态避战,以争取时间发展国家实力。
当然,这是一种无奈之举。
在胡震看来,李鸿章虽然适合内政管理提升国家实力,但对华夏军的实力还不是很了解,特别对自己是个穿越者更是一无所知,他现在那看上去是老成谋国之策,显得太过软弱。
如果自己连对打上门来的敌国都不敢宣战,如何凝聚民心民气,如何向百万华夏军交代?
胡震听了,立即否决李鸿章的建议,摇头说:“李爱卿,朕知道你这是老成谋国之举,但老毛子都欺负到了家,朕连宣战诏书都不敢下,这显得华夏帝国太没骨气了?
朕决定了,这宣战诏书一定要下,要和鄂罗斯打到底,朕不但要集中全国之力,打败鄂罗斯的军队对华夏本土的进攻,还要将苏武牧羊的北海夺回来,将整个西伯利亚夺回来,让我华夏民族有广阔的生存空间,让华夏国土至北冰洋皆无敌国威胁势力的存在……”
李鸿章不说话了,张之洞问道:“皇上,宣战诏书如何起草?”
这老张同学是起了心思了,他是想自己文采飞扬,不妨将起草宣战诏书的任务接过来,好让自己在历史上再留下一笔。
谁知,胡震笑道:“对老毛子的宣战,不必文绉绉的写上一大通的,写得太好,他们也不懂华夏文采,算了,只要这粗俗的几个字就够了:汝等要战便战!”
“就这几个字啊?”众大臣的眼睛都瞪大了。
“嗯,有这几个字就够了,至于如何实施开战,那是总参谋部的事情了!”
(本书作者光照929是与阅.文.集.团.起.点.中.文.网签约发布的,未完待续,敬请到起.点.中..文.网订阅本书正版作品,谢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