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碧天无痕> 第42章 秦始皇赶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章 秦始皇赶山(1 / 2)

第四十二章秦始皇赶山

那人连忙将季玄静扶住,伸手在他胸前后背点了几处穴道,然后扶着他坐了下来,低声说道:“心无杂念,气沉丹田,将真气收回去。”

季玄静依言将体内的真气收回到丹田内,这才觉得好受了许多,他睁开眼,看到面前站着一个怪人,说是怪人,只因他这身打扮装束,只见他年纪在四十开外,一袭僧衣,却是手执拂尘,头上前半部无发,后半部却梳着发髻,真是不僧不道。他的脸上倒是堆满了笑意,圆圆的脸再配上一双弯眉,显得有些和蔼可亲。

他一开口更是不伦不类:“阿弥陀佛,无量天尊,小朋友没事啦?”

季玄静赶忙起身躬身施礼道:“多谢大师救命之恩!”

“罢了罢了,小朋友,也是你我有缘,说起来咱俩所练的竟似是一家呢,喂,你这是不是三山九侯先生所传下来的?”

季玄静想了想,好像书中说是,他点点头问道:“不知大师尊姓大名?”

“贫僧周颠是也。你一定听说过我吧?我是十一岁时偶然遇见了一位仙人,他教我的法术,十四岁那年不慎走火入魔,后来大难不死缓过来了。喂,我跟你说啊,这练功练法呢,最好是找清静的地方,你选的地点不对知不知道?若是不注意,下次还得出事!”

“恳求大师指点。”

“你现在所练的,是人字卷,主要是打通、平衡自身的气血,做到经脉畅通无阻,真气运行随心所欲,所以最好不要和外界发生任何的关系,以免受到影响。你现在法力低,不能设禁制,但是我可以传授你一个法子,以后能躲进葫芦之中。”

周颠说道:“这里有一个口诀,也就是咒语,你要记住了,使用时先把葫芦挂起来,然后念动咒语三遍后纵身往上跳,身体就会进入葫芦中,想出来时依样即可。”

季玄静记住了咒语后说道:“大师,我记得这脚下的岩石发生了震动,所以才导致走火入魔,这到底是咋回事啊,刚才是不是地震了?”

周颠摇摇头道:“非也,这是精怪在做法。我发现你在这儿好多天了,难道就从没发现此处有精怪不成?”

季玄静想起多日前见到的那些金光,于是说道:“我只见过一次,有十二道金光从岩石缝隙间飘了出去,不知道是何物,此后再也没遇见过。”

周颠点点头道:“这铁船峰中,藏着十二金人,这些金人是秦始皇所铸造的。据说有一天秦始皇正在阿房宫中休息,突然之间天气大变,空中昏暗无比,似有妖魔鬼怪在作乱,他非常惊恐。

正在他手足无措之际,忽然有一个白发苍苍、长髯飘飘的老道来到他的面前,这个老道挥动着手中的拂尘,指点迷津道:‘制十二金人,方可稳坐天下。’说完,随着眼前金光一闪,老道人便不见了。秦始皇立即下令将全国的兵器收到咸阳,铸成了十二个铜人。

这十二金人重量、大小各不相同,大的有几十万斤之重,原本是放在阿房殿前的,后来不知怎的,十二铜人竟然也得到了天地灵气,竟能自行移动。

秦始皇一见大事不好,便将十二金人移进骊山之中,想要禁锢起来,他曾得到一根威力无穷的神鞭,那神鞭所到之处,山崩地裂。秦始皇将神鞭向骊山的一角抽去,希望能用山峰将金人围住。却见骊山的那一角变成了一座脱离秦岭的孤山。

秦始皇连抽几鞭,不料那山竟载着金人自行跑起来,秦始皇随后就追,于是就赶到了长江南岸的鄱阳湖畔。此时日暮黄昏,天色渐暗,秦始皇决定暂作小憩,等第二天天一亮再赶回去。

那知就在当夜,失去神鞭的南海观音闻讯赶到,乘秦始皇酣醉之时,换走了神鞭。第二天,秦始皇醒来,便举鞭赶山,那山自是岿然不动。秦始皇一气之下,竟在山上连抽九十九鞭,直打得那山满身鞭痕,汗如雨下,可仍纹丝不动地屹立在原地。秦始皇无可奈何,只得将鞭子扔下,垂头丧气地回京都去了。

从此,那山便在鄱阳湖畔扎下了根,这就是今日的庐山。由于秦始皇抽了九十九条鞭痕,后来就变成九十九道锦乡深谷。秦始皇扔下的赶山鞭,变成了龙首崖。那满身流淌的汗水,也化作了群山之中的银泉飞瀑了。

再后来江西许真君为避祸,乘船飞过紫霄峰时,恰巧金人发出道道金光,便将他的船击落,化作今日之铁船峰,许真君自然不是好惹的,他于是做法将十二金人镇住,并封锁在了铁船峰之内,而今十二金人修炼的法力渐高,再加上天长日久,许真君的符咒效力大不如前,这些金人便想冲出来,平时只是元神飞出,而真身并不能出来。刚才就是他们在运功做法,想要挣破山体,彻底解脱。”

季玄静问道:“大师有何办法制住他们呢?”

周颠说:“贫道的法力当然不如许真君了,目前只能用符咒将其镇住,若想完全控制,则需要一枚宝珠,此珠名为‘敛金珠’,只可惜我不知道在何处。符已经下了,只需每日做法,一段时间后便会渗入到岩石中,到那时金人自然就跑不出来了。

不过,我已经算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