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进攻达尔贝达城非常是顺利,甚至不用花费太多时间构造巨型抛石机,我们抓了附近卫星城里面的农民和工匠,来帮助我军修建了120台投石车。
李牧的“穿云飞射”的能力,居然能够运用在投石车上,这使得我们的投石车,能够在达尔贝达城上的守军的攻击外围之外,就用投石车进行抛石打击。
即使这样的进攻下,守军仍然坚守了2个月之久。
我军冲入城内后,努米底亚军队和我们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活捉马西尼萨!活捉马西尼萨!”
士兵们喊着口号冲杀着,我甚至给出的一道悬赏
“活捉马西尼萨的人,获得100万银元的赏金!取其尸首者,获得50万银元赏金。”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军队们的士气非常的昂扬,小巷子中射出的暗箭和墙角敌人的短刀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伤亡。不过,总的的来说,在经历了阿特拉斯山那种级别的大胜之后,全军上下都认为,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了。
事实上的确是这样,一上午,我们就推进了数十个街区,达尔贝达城的中心区域,一半以上已经被我们控制了。
胜利的骄傲下,人的头脑就会没有那么细致。
我正在带着草原骑兵,疯狂的围攻一处努米底亚步兵的据点的时候,李牧突然找到了我。
“这个地方,马西尼萨可能跑了!”李牧在灰蒙蒙的羊皮纸地图上指了指。
这个方位是,达尔贝达城的港口所在的位置。
我顿时有种蛋疼的感觉。
达尔贝达的港口是非洲最大人工港之一,港外筑有长3180米的纵向防波堤,港内风平浪静,平均水深12米,码头长约6公里,分为磷酸盐、柑橘、谷物、杂货等专用码头,可同时接纳20艘商船;其北25公里是努米底亚的海军军港,可接纳6000吨级的战船。
关键是达尔贝达城的港口,在城区的另一头,我们一开始的进攻方向,就有问题。现在要跨越整个城区才能够抓到马西尼萨。
我立刻带着1个团的草原骑兵,无视这个顽抗的据点,直接朝着港口方向冲去
“走!走!”
“吴尔升大人已经向那个方向发起了进攻,你应该会遇到他!”
李牧接过了全城的战斗指挥权,继续清剿城内负隅顽抗的努米底亚军队。
“快!快快!快啊!抓大马西尼萨,赏金200万银元,无论生死!”
“杀!”“干掉马西尼萨这个杂烩!”
我不断的加码,提高赏金,草原骑兵们士气如虹,一路砍杀,直冲港口而去。在冲过了2个街区后,我看到了远处一片枪影,远远就能够看到被挑飞数米高的努米底亚士兵。
吴尔升这个骚包的家伙,又在炫技了。
“别炫了!马西尼萨都要跑了!你搞笑?”
被我一番打脸,吴尔升脸色有些尴尬,立刻随手一片枪影,将那1个排的45个努米底亚士兵罩住,全部秒杀,刺死。
我和吴尔升合兵一处,朝着港口进发。
遇到了激烈的抵抗,使得我们的行进速度下降。吴尔升也施展出全力,一路上手刃的努米底亚人的性命,大约有370人以上,可是,我可以断定这里至少不值了2个师的努米底亚军队,至少有4到5万大军在这里的房屋、街道口,布置阵地,进行死守。
在我看到海的时候,马西尼萨的船队,已经离开了港口一百多海里了。
准备施展“水神”能力对于马西尼萨的船队进行打击,可是当我注意到马西尼萨的船队的型号的时候,我放弃了。
马西尼萨的战舰,是清一色的拿乌帆船组成。
这些拿乌帆船,是努米底亚王国从葡萄牙进口的船只。
当年,随着葡萄牙人将他们的商业探索扩展到非洲沿岸乃至远东,他们迫切的需要一种更大且更坚固的远洋船只。
拿乌帆船,在英语里则被叫做卡拉克帆船或印度帆,由中世纪晚期常用的商业横帆船改进而来。
至初始纪元15世纪时葡萄牙商人已经将其改造得十分适用于装载大量货物进行远距离航行。拿乌帆船通常有3到4层甲板,3到4根主桅,以及在大西洋深处航行时所需的宽幅平衡梁。
拿乌帆船还是第一个在船头处装有前甲板和艉的船只,它巨大的装载量意味着它可以胜任跨大陆远洋航行,也由此是其成为葡萄牙商业舰队的主力船只。
在近海区域,我通过“水神”能力,掀起的风浪实在有限。而拿乌帆船的那种吨位,可不是渔船和三列桨战舰那种吨位的船只能够比拟的。
所以我只能够望洋兴叹了,要是马西尼萨的海军船只,是三列桨战舰或者哪怕是桨帆战舰的那种吨位,我都有一定的把握,能偶操控出海浪,将他们的船只拍回来。
这时候,远去突然传来的炮声,从海天一线之间,一支单列纵队舰队,截住了马西尼萨的船只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