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条约的国家多方中,一方(或多方)以武力或政治施压等手段,胁迫另外一方(或多方)签署的条约,由于缔约双方的谈判地位不对等,导致最后缔结的条约不平等,因此条约通常都会对某一方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产生侵害。
-----------------------不平等条约
鄂土纳喝的稀里糊涂,其手下的侦察兵们全都东歪西倒。我算是弄明白了,这伙人是匈奴帝国派出来进行殖民扩张的。从鄂土纳口中提及的协议,绝对是不平等条约。
娘的,这不就是丧权辱国吗?
不过,我喝了一点酒想想,我这里只是一片裁决者领土,并没有成立国家,也就谈不上辱国。至于丧权,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这里一点军事力量都没哟,别说是匈奴骑兵师了,就是来一个团的侦察兵,我也是吃不消的。
匈奴帝国,从第三纪元重新建国开始,文明阶段就一直停顿在远古时代,科技在短暂的发展之后,就一直停滞不前。这很明显是刻意的卡住科技发展水平,这据说是和匈奴帝国的国家能力有关,传闻匈奴帝国的国家能力中,有俩项能力是特色兵种类的,特色兵种是国家能力中最为务实有效的能力,可以在特定的文明阶段帮助你势力扩张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一旦你的科技水平达到了新的文明阶段,该特色兵种就会面临淘汰。如果这个传言是真的话,匈奴帝国如果将科技水平提升至二级,古典文明阶段,就会导致国家能力中的俩项能力被废掉。
一个“匈奴单于”的头衔,最多为裁决者提供三项国家能力。
晚上我一夜没有睡觉,每个国家在裁决者的管理下,政策、军力、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早就和历史上完全不同,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够在历史的场合中找到一些踪迹。
早期匈奴,是一个活跃在中国北方的部落联盟式游牧民族。匈奴在初始纪元公元前3世纪左右多次入侵中原,这也是秦朝修建长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遭遇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帝国之一:大汉帝国,沉重的打击之后,匈奴被迫开始迁徙。
匈奴游牧部族在初始纪元公元4世纪及5世纪迁居欧洲大陆,这支来自中亚大草原强大的力量。在其最负盛名的领袖阿提亚的率领下统一为战无不胜军队,在欧洲各地烧杀抢掠,令罗马人及其盟友闻之色变,构成了后来被罗马人及其盟友成为“上帝之鞭”的力量。
初始纪元公元4世纪末,匈奴部落渡过伏尔加河,进入欧洲。蒙古高原地势崎岖起伏,周边环境变化多样,它在不同方向,被群山密林、草地、沙漠、以及数百个小湖泊沼泽所环绕着。这里居住着许多不同种类的野生马匹,这无疑为匈奴牧民成为驯马高手创造了有利条件。
初始纪元历史上,匈奴帝国的巅峰时期,匈奴控制着东起中亚的干草原地区,西至现在的德国境内,横跨整个中欧的国境。但是这巨大的统治范围内的环境差异似乎并没有给匈奴的统治带来很大麻烦。
关于匈奴在欧洲大陆这个新家的早期记载,极度残缺,仅存的部分主要来自于匈奴的敌对阵营,内容也仅限于匈奴的一系列征服战争。按历史资料,匈奴在初始纪元公元4世纪左右进入欧洲后,首先征服了数个敌对部落,包括阿兰人、东哥特人和西哥特人。这个时候的匈奴还只是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他们的阵营选择摇摆不定:时而大胆的攻击东罗马和西罗马,时而作为罗马的雇佣军来对付其他的部落。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拜占庭(东罗马)开始向匈奴支付岁贡以换取平安——虽然罗马人的承诺并不是每次都能兑现。
匈奴的历史直到阿提拉之前的一代才开始变得逐渐清晰。胡阿,阿提拉的叔叔,是匈奴的前一任领导人。在他任期内,胡阿逐渐消灭了反对势力,建立起了集权制度。胡阿热衷于对外扩张,在成功征服了周边的几个小部落后,他把目标投向了更加强大的目标。
作为匈奴联邦的统治者——这也是匈奴首次在历史记载中登场时的状态——胡阿对东罗马帝国发动了数次入侵。战争的诱因是几个本臣服于匈奴的部落逃离到了东罗马帝国寻求庇护。胡阿要求东罗马帝国交出这些人,遭到拒绝后他放纵士兵在东罗马境内抄掠,一直打到君士坦丁堡城下。但是随着胡阿在这场远征中不幸去世——一种说法是被雷劈死——匈奴被迫撤退了。
初始纪元公元434年,胡阿死后,阿提拉和他的哥哥布莱达共同统治着匈奴,并不断的在欧洲扩大势力。依靠着掠夺和献金,匈奴帝国在公元5世纪时已经成为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力量之一。为了对抗勃艮第叛军对罗马北方省份的进攻,罗马将领埃提乌斯又一次雇佣了匈奴作为盟军,他之前在高卢征战时,依靠着匈奴的支持稳固了他作为罗马大将的地位。
初始纪元公元435年,匈奴又打上了拜占庭的主意(拜占庭大概是匈奴最喜爱的目标了),软弱的拜占庭皇帝被威赫着签下了著名的马尔古斯条约。条约规定之前的岁贡必须加倍——事实上条约之前就已经是每年几百磅黄金了,这个条约将使匈奴得到更多财富。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