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石头冲传> 第20章 对佛家思想的精辟见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章 对佛家思想的精辟见解(1 / 3)

在世上,人与人之间,讲究的是缘分。正是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2012年10月一个秋风送爽的阳光灿烂日子,我下乡到广东温氏集团办完公干,想不到与阔别了20多年的温志芬又见面了。

我与温志芬初次认识是在县委办公大楼陈健兴的办公室,当时,我刚进县委调研室不久,与陈健兴是同事兼好友;温志芬正值十八青春年华,书生意气,风华正茂,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华南农业大学。他此次专程而来是向陈健兴道别的。想不到自那次匆匆一别,光阴似箭,转眼之间,竟已逝去了20多年光阴,温志芬也已成长为广东温氏集团总裁。

甫一见面,我几乎已认不出他了。当年那个弱质少年,已成长为一位气宇轩昂的英俊青年。一副强健体魄,天庭饱满,面如冠玉,国字脸,一头圆形短发,显得特别有精、气、神;英挺的鼻梁架着一副金边眼镜,眼镜后面乌黑深邃的眼眸炯炯有神;那棱角分明的英俊脸庞,剑一般的眉毛斜斜飞入鬓角,绝美的唇形,无一不在透着一种真诚与纯朴,高贵与优雅的气质。

“洪主任,很久不见了。”温志芬很有风度地与我打招呼。

“呵呵,温总裁好记性,还记当年我这个主任仔。”我打趣着说。

在聊天中,温志芬与我们提到的,最多的是他的人生感悟,而对于他自己的辉煌成就只是一笑而过。

在聊天中,温志芬表现出来的平和谦虚的态度让我们更愿意与他亲近,他大学毕业出来纵横商20多年累积的营商之道与沉淀下来的人生智慧和气度,让我们深深为之敬佩。

温志芬的才华,不但表现在出色的企业管理上,而且还体现在他的诗词歌赋和对佛家思想的精辟见解中。

温志芬还是一位非常感性而有魅力的“诗人”。

走进他的办公室,我们可以看到,书柜上的书籍品种繁多,除了现代企业管理和贯通中外的《资治通鉴》、《史记》、《六祖法宝坛经》的书籍外,其余大部分是唐诗宋词等文学书籍。业余时间,温志芬喜欢吟诗作对,从一首首的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温志芬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深刻独到的人生感悟以及睿智、豁达乐观的心态。

温志芬的才华,还体现在他对佛家思想的精辟见解中。

2012年深秋一个月色融融的晚上,我们聚在一起品茗聊天,我被温志芬的渊博学识以及对禅宗六祖文化的透切理解所折服。

我们从洪荒之初聊到盘古开天辟地;从周易聊到儒、道、佛……聊得十分投缘。温志芬推崇佛家指出的人性最难以克服的三大弱点(无知、贪欲、憎恨)以及五大贡献(即非暴力、平等心、生死观、包容性、和谐论)。笔者想,这也许是温志芬秉承的经世之道吧。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大影响的是儒、道、佛三家。儒家首先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认为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人人都有恻隐之心,具有同情心。社会之所以出现混乱,之所以出现道德败坏、私心严重的现象,是因为人们的良心善心丢失了,要把它找回来。所以孟子说‘有人养的鸡和狗丢失了,知道要去寻找,但是,有的人心丧失了,却不知道去寻找,悲哀呀!’这就引出了儒家所建立的道德文化、伦理与孝道文化,所以说,儒家文化是以道德、伦理、孝道为基本点的。”温志芬侃侃而谈。

“那么,我国佛家文化又是怎样的呢?”我问。

“佛家即佛教,中国的佛教就是佛教的中国化。”聊到这里,温志芬呷了一口六祖禅茶,润了润喉:“说到佛教的中国化,应是我们新兴人的骄傲。因为出生于广东新州(现在新兴县)的惠能,使得发源于印度的佛教真正开始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并且使禅宗成为影响最深远、流传时间最长的中国佛教。”

“惠能对于佛教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我拿起茶壶,为温志芬添了大半杯热茶后又问。

温志芬习惯地用左手拿起那杯清香四溢的六祖禅茶,品尝了几口,然后放下茶杯说:“我认为,作用主要有三点:一是人人都具有佛性。只要人人修身向佛,就可以立地成佛。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就将佛教大众化了;二是佛教的中国化。惠能认为只要人具有佛性并内心空灵无念,抛弃人间苦恼善恶就可立地成佛,不必再到西方世界去成佛。他说中国人成佛要去西方,那么西方人成佛又去哪里呢;三是创立顿悟成佛说。传统佛教(如北宗神秀)是讲究渐修成佛的,这就给予人们漫长而痛苦的修佛过程。而惠能认为只要人清静无为,无念无求,就到了佛的境界,而且成佛不必限于寺庙,在家里修炼也能成佛。惠能认为佛是悟出来的,不是修出来的。我国伟大的领袖******曾经讲道:‘惠能否定传统偶像和陈规,勇于创新,并且把外来的宗教中国化,使之符合中国国情。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创始人,亦是中国佛教的始祖。’”

“那么,禅宗六祖文化对现代人究竟有什么用处呢?”我又问。

“问得好!”温志芬双手一拍道:“在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聊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