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石头冲村的上一级五联村委换届选举。当时五联村委班子软、人心散、治安乱、村民穷。原村委领导班子失去了民心,失去了战斗力。村民们慧眼识英才,满票选举温木辉为五联村委党支部书记。
温木辉走马上任了。说来也怪,天公不作美。他上任当天,倾盆大雨从天而降,仿佛要把五联村委的尘埃污垢荡涤干净,以崭新的面貌来欢迎他这位新任“村官”。
当时,一位镇领导对他说,如果你能在这条村干一番事业,你就是奇才,能顺利维持下去,也算是个人才,混不下去你就是个庸才。他决不是庸才,也不甘心做一个人才,而是要做一个奇才。可是望着村中满村道的柴草、粪堆、污水横流的景象,他又一筹莫展。绵绵细雨淅淅沥沥带着愁思,带着让人恼怒的烦乱,温木辉心里也象塞进了一团乱麻,没有一丝头绪。
温木辉受命于危难之际,赴任于众目睽睽之下,多少人为他捏着一把汗。
然而,温木辉生于斯长于斯,最了解农村,与农民血肉相连,息息相关。穷则思变。看看周边的村庄,有的成了富裕村,有的成了文明村,村民说:“人家是人,咱也是人,太阳也从咱门前过,为啥人家富裕,咱受穷呢?”
原来,细心的五联人经过观察、总结,得出了一些经济强村富村“秘诀”,那就是:要想富,首先有个好村委领导班子。要想村民都享福,必须有个好村官!而温木辉的上任也正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温木辉和原班子的交接富有戏剧性和政治色彩,全部家当几乎只剩下一面党旗。当他望着挂在墙上那面依旧鲜艳的党旗,默默地举起了右手,重温入党誓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于是,温木辉以他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谱写着一曲曲奋进之歌,他似党旗上的金星闪闪生辉,映得战旗红,映得山河翠。
温木辉大刀阔斧改革,力度非凡!
他首先重新组建了新的村委班子,启用了原村委的大部分人马,他相信大多数村委干部是好的,是能够为全村群众着想的。他采取铁腕式的办法,整治了村中的旧势力和歪风邪气,显示出大将风度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重铸了村魂。
温木辉不光有大将风度,更重要的是有运筹帷幄之才。
经过周密论证,审时度势,他在全村委村民大会上,他将心中规划好的蓝图和盘托出:在任职期内实现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让五联村委的村民过上小康的生活。慷慨激昂的话语让全村委的男女老少们心里热乎乎的,浑身暖洋洋的。
立足村情找路子,专心经营集体经济。他们召开村委干部群众大会,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讨论分析发展经济、使全村委群众尽快富起来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依据村情、民情为村里的发展出主意、想办法。村委领导班子根据大家的建议,理出了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拉开了艰苦创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序幕。
俗语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温木辉第一把火烧的就是电的问题。这些年,由于某些村委干部拖欠电费,群众怨声载道。导致限电、断电、停电,村民的电灯、电器等都成了摆设,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温木辉跑遍了全村委家家户户,把拖欠的电费交上,还结合农网改造把负荷小的细线换成粗线,并带头缴足电费,使整个五联村委的夜晚又变得灯火通明了。村民们说:“以往每到用电高峰期看电视就成了问题,现在好了,多年没亮过的电灯亮了,电扇转了,春节晚会也不耽误看了。”
温木辉烧的第二把火就是水的问题。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农业的命脉。结合镇政府出台的饮水工程,在村里没有资金的情况下,温木辉通过多方奔走,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兴建了村委的自来水工程,解决了村民开村以来的用水一直“靠肩头”的老大难问题。各家各户的水龙头开关一拧,自来水哗哗地流出来,村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温木辉烧的第三把火就是办实业的问题。首先,他带领村委干部办起了沙场、果场、鸡笼厂等实业,并筹集资金20多万元,兴建了一幢三层的村委办公大楼,面积达600平方米。集体年收入从原来的0。78万元增加到20多万元,稳定了干部思想,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为全村委群众走致富道路作出了示范,指明了致富方向。在干部带领下,全管理区11条自然村,大多数农户办起了养鸡场,走上了共同致富路。
1994年,他上任五联村党支部书记后,短短几年时间,带领全管理区群众走养鸡致富道路,使整个管理区起了巨大变化。在他上任村党支部书记前,管理区各条自然村,到处可见聚集赌博现象,不少青年人不务正业,思想落后。他上任后,加强了对青年的思想教育,刹住了赌风,开展了各种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整治好了社会治安,促进了经济发展,村民安居乐业。
老百姓的嘴是无形的碑,白是白,黑是黑。村民温金钊说:“温书记心里系着咱老百姓,当初咱家里穷得叮当响,现在年收入几十万元,如果不是温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