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游戏竞技>无限西游> 第五百三十章 琉璃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三十章 琉璃井(2 / 3)

,不止一口井,但李伟发动井遁术后,看到的座标中,位于芭蕉林的只有一处,当即传送过去。

眼前一片黑暗,李伟忙摸出夜明珠照亮,才发现身在水中,赶紧又使出技能“断水流”。

“应该就是这里了,可井龙王在哪?”李伟四顾,并没看到原著中所说的那座水晶宫牌楼。

井里怎么有水晶宫的?

因为按西游记的设定,这口井中有个井龙王嘛。

连小小的一口井都有龙王,这龙王也太不值钱了点。

不得不说西游记作者脑洞大。

当然,这创作也是有很多借鉴的。

民间神话,本来就是把神灵职责越分越细,越来越贴近生活的,一座山有山神,一个村有土地神,家里有门神灶神,尤其好些杂剧里面,普通家宅里也有土地神、井神等一整套班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具体到井龙,太平广记里面有提过一个故事,说西域进献的狮子,绑在一口井边,结果狮子非常不安,稍后,从井中飞出一条龙,腾空而去。

狮子与井龙同在,这故事或许就是乌鸡国故事原型之一呢。

还远不止于此。

《太平广记》中还有一段关于崔炜的唐传奇,书生崔炜得到鲍姑的“越井岗艾”,一次落到井中,用艾灸治好一条名为玉京子的龙,被引到皇宫一样的地方,得到宝珠、美女等莫大好处,这个故事还是最早提到“羊城”来历的,很有名。

崔炜的故事中,这书生重返世间的时候,正好也过去三年,所以《西游记》作者应该看过这故事。

其实对古代写志怪神魔的作者来说,《太平广记》是必读之书。

前面还提过,傀儡戏《三藏取经》和《铁树记》,都有将妖怪镇压在井中,上面种上铁树,令其不能出世。

明代《包公案》里,则是包公骗公差说井下有宝,叫他们去捞尸。

如果说明代包公案还不够早的话,元杂剧的《包公智赚生金阁》里,就有为了夺宝将人推到八角琉璃井的故事。

“八角琉璃井”这个名字,从宋到明,一直都很常见。

很多人写诗写典,都提到“跳出”、“脱离”琉璃井,好像是个类似禅机顿悟的说法,只不过这个典故本身已经无法考证。

包括多次提过的《西洋记》里,也有一小段与乌鸡国类似的情节,说一个叫摩伽罗的人,学得法术,在南天竺国王面前表演,就是在御花园的琉璃井上,画出无数财宝,得国王的欢心。

不过在西洋记中,这位术士并没有害国王。

《西游记》中乌鸡国的情节,差不多就是根据傀儡戏中的铁树镇猴、唐传奇中落井遇龙得宝、包公案的骗人下井捞尸、西洋记的方士井上画宝这四个来源,合成了一个故事。

当然,如果你要说,是这四本书从《西游记》中得来的灵感,那也不是不可能。

李伟脑中,各种故事的画面只是一闪而过,并没持续几秒钟。

但隐约似乎抓住了什么东西。

应该是来自《西洋记》那个故事。

然而,李伟确定,那故事对自己眼前的困境,没有直接帮助。

一口井加一棵树,本身就是个“困”字。

这是一个局。

井遁术和断水流都有冷却时间,如果再找不到井龙王,李伟怕是要淹死。

对了,身上有船嘛。

李伟连忙去取九阴灭罪葫芦。

眼角在包裹里扫到一个东西,不知怎么就扫到了,鬼使神差一般。

“居然把它给忘了。”李伟不由笑道。

“天妃令!召唤井龙王!”

哗啦一声,周围的水面瞬间分开,一座牌楼出现在李伟面前。

虽然位置看上去没变,但李伟很清楚,自己已经来到了另一个空间。

牌楼上写的,正是水晶宫三个字。

“异人召小龙何事?”一个头上长角的华服老人,领着几个夜叉水族匆匆走来,一边走,一边小心翼翼地看着天妃令。

天妃令,四品令牌,能够号召五品以下的水族。

井龙王虽然带个“王”字,但真心达不到五品以上。

“把乌鸡国王的尸体交给我,送我们出宫,就这点事儿。”李伟快速道。

“这个……”井龙王犹豫了一下,“国王的尸体确实在我这,但推他下水的狮子精,来头很大,小神不敢做主啊。”

李伟喂了一声:“原著里,你交给猪八戒的时候,咋这么痛快?”

井龙王摇摇头:“我不知道什么‘圆柱’,我只是说,如果阁下没有足够的背景,恐怕保不住这国王,反而害他无法还阳,小神的罪过就更大了。”

李伟道:“镇元大仙,这背景算大不?他答应救活这国王的!”

玩家说谎肯定瞒不过nPc,不过李伟说的倒是真话。

镇元子虽然没说全部扛下此事,但既然答应治疗,就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