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版本,先写永儿的纯真,再写之后的**与冷漠,表现了他对女人的一种看法,或者说歧视。
这一点,跟他老师施耐庵的水浒传是相似的。
而且水浒传中,好汉们上一幕路见不平,下一幕却大吃人人肝、摔死幼儿、杀死弱女子,这类描写屡见不鲜。
可见对施、罗这类经历过元末残酷环境的作者来说,善与恶都是人性中很正常的一部分,不值得褒奖,也不必惊讶,世上并无善人恶人,只有人性在各种环境下的不同应对。
好人可以做坏事,坏人也可能做好事。
这是一种残酷的现实主义真实,出体现出创作者超然物外的冷静。
然而在和平时期的明、清、现当代小说家看来,一个人要善就善到底,恶就恶到底,不这么写就是矛盾。
于是冯梦龙决定弥补《三遂平妖传》中关于胡永儿性格的前后矛盾,给她加上前世狐狸精的身份,所以胡永儿初时善良,回归狐狸家族后,记忆恢复,又变回本性,看似就“合理”得多了。
罗贯中和冯梦龙都是天才级的小说家,不存在谁对谁错,而正是因为两位天才理念的不同,才会有两套平妖传同时存世,而且读起来各有味道。
冯梦龙在几乎不修改罗贯中原文的情况下,加上头尾二十章后,情节天衣无缝,却改变了几乎所有人物的形象,简直是个奇迹。
李伟一直觉得,与冯梦龙的增补相比,水浒、西游、红楼的各种续书,水平实在相差太远。
李伟这边正在感慨之际,圣姑姑已经将如意宝册的翻译版本交给胡永儿,然后目送永儿离去。
“李茶德,你跟上永儿,她学法中需要与人探讨,你可助她一臂之力。”圣姑姑转向李伟。(未 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