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神踪> 第三十八章:金经之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章:金经之谜(1 / 2)

“唉,我这个儿子,还真是多灾多难啊。”

师宗远望着病床上昏迷不醒的师慕泽,叹了一口气说道。

“放心吧,宗远,慕泽这小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杨建章安慰他道。

“说得好!”师肖祖走了进来说道,“慕泽这孩子这一次虽然为了救我而深受重伤,但他体内却有了变化,竟然比以前更好了。”

师宗远知道,那是慕泽体内的法宝浮金钟与沉明磬逐渐融合的缘故,可尽管这样,他还是对南阳一脉这些罪魁祸首恨之入骨。

“叔叔,那些人怎么办?”师宗远问道。

“能怎么办?还能杀了他们么?”师肖祖叹了一口气说道,“他们是外籍,干乍那越家族在泰国势力很大,所以,咱们最多让他们吃点儿苦头罢了,无论怎么说,都是同宗同脉的师姓一族,总不能太赶尽杀绝了吧。”

“那他们?”师宗远问道。

“你去给他们说,只要他们能提出让我心动的条件,我就放他们全部回去。”师肖祖说道。

“全部?”

“是啊,咱们又没资格杀了他们,不全部放回去,难不成还留他们在这里过年么?”

杨肖云服软了,这一战双方其实都没有占什么便宜,应该说是打成了平手,只是,师姓一族占着地利人和的便宜,五大家族同仇敌忾,这种力量加到一块儿,就不是杨肖云他们所能抵抗的了。

杨肖云说出了一个秘密,然后,师肖祖很痛快地就放他们走了。

这是关于那一直困扰众人的大兴寺塔地宫藏宝,就是在河村李靖庙香炉内发现的金经的秘密的。

如果师慕泽得知,他一定更感兴趣,也会更加疑惑,又一种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文字,出现了。

巴利文,那金经上的文字竟然是巴利文,

怪不得很多人都不认识。

巴利文(pàli-bhàsà)是古代印度一种语言,是佛陀时代摩揭陀国一带的大众语。据说佛就是用这种语言说法的,所以弟子们也用这种语言记诵他的经教。

巴利文早已经不通用了,目前也只是留在一些佛教经典中而已。由于我国汉族和*、日本、越南等地的佛教传承属于汉语系。而我国的藏、蒙、土、羌、裕固等民族以及蒙古、苏联西伯利亚地方和印度北部地方的佛教都属于藏语系,而且这两系都属于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的经文目前只有汉语,梵语和藏语,而巴利文只存在小乘佛教中,而小乘佛教并不在中国大陆流行,因此,这巴利文的金经竟然很少有人认得了。

可是,大兴寺塔下面,怎么会埋有小乘佛教,巴利文文字的金经呢?。

当年师家祖上师顽与师邟兄弟二人因为金经的缘故反目,最终导致师家一族两脉千年来的分道扬镳。

师顽当年被北元政权蛊惑,试图盗走金经以换取荣华富贵,最终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但是,师顽自小就比自己的兄长聪明,不过师邟是大哥才得以继承族长之位,这才让师顽心里不平衡,想通过一些手段来让自己获得高贵的身份,而他听说北元政权在苦苦寻找一部金经的时候,他就立刻想到了自己家族代为守护的那部大兴寺塔地宫内的金经来。

师顽只知道那部金经牵扯到一处丰厚的宝藏,是一处足以让北元政权几十年踏遍亚欧大陆孜孜以求的宝藏,毕竟,北元政权打仗可以,但搞经济并不是内行里手,所以才对这处宝藏念念不忘,并许以高官厚禄以求金经消息,这才引起了师顽的注意。

师顽是看过那部金经的,虽然他不懂那部金经的意思,因为那上面的文字他也是没有见过,但他留了一个心眼儿,过目不忘的他还偷偷地把金经上的几段文字抄录了下来。并把这段文字告知了自己的子孙。

当年,师顽一脉族人离开内黄,南下的时候就是带着这段文字离开的。

现在这段文字,就放在师肖祖的面前。

Yedhammahetu-ppabhava

TesamhetumTathagatoaha

Tesancayonirodho

Evamvadimahasamano

这段巴利文的偈子下面是杨肖云用毛笔写下的汉语译文。

杨肖云竟然用的也是颜体,师肖祖看了看杨肖云的字禁不住说道:还不愧是师家后人,竟然喜欢的字体也是颜体。

当然,师肖祖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去研究杨肖云的书法,而是盯着这段佛偈,禁不住沉思起来。

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

吾师大沙门,场作如是说。

巴利文师肖祖看不懂,但一旦翻译逞汉文,师肖祖还是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看见过这段偈。

这道佛偈同样出现在北京佛牙舍利塔的砖和露盘上,都是讲的是缘起的教义。只不过,舍利塔上的佛偈是梵语的,而金经上的是巴利文的罢了。

这首著名的法身舍利偈一直在佛教中占有重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