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独听荒鸡> 第33章 清明头香 金城大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清明头香 金城大狗(2 / 3)

也绝不会善罢干休。

“你发什么呆!快点,咱们再到大门去!”老陈头对着丑旦喝道。

他们又来到了大门,按照票号放人进来。丑旦问这是为什么,老陈头说:“真是个瓜娃!这是按事先给城隍爷上的钱排的。能烧前三十六名头香的都是提前上了钱,排了名。”

“为什么都要烧头香呢?”丑旦说。

“瓜娃哟!你给别人拜年送礼为什么要抢在最前面?”老陈头骂道。

“我没给别人拜过年,送过礼!”丑旦说的是实话。

“我把你这个瓜娃!”老陈头做势要扇丑旦一个饼。

“大家为什么都要抢着给城隍烧香呢?城隍就这么厉害?”丑旦又问道。

“那当然!你要知道,管农村的神是一方土地,管山的是山神,管灶火的是灶神,管城市的是城隍。城市多大啊?所以城隍爷就这么厉害!”老陈头自豪地说。

“那些当官的为什么也要来烧香呢?”丑旦说。

“你娃其实不瓜,还能看出那些是当官的!我告你,城隍总管这个城市的三界,是这个城市最大的市长。对于当官的,城隍是组织部长;对于生意人,城隍是财神,对于老百姓,城隍是父母官。对于黑道,城隍是保护伞。当然了这是他们一厢情愿,想叫城隍当保护伞。你没注意到吗,那些杀人放火干了坏事的人,总要跑到寺庙里去,求菩萨神仙保佑他,当他的保护伞。”老陈头笑道。现在最重要的人物都已烧完了香,老陈头也放松了下来。

“城隍是金城最大的官,”老陈头自豪地说,“咱们是城隍的家臣,宰相府里还七品官呢,说起来咱们也算是金城里有地位的人啊!”

听见这话,隍庙其他的人都朝老陈头扁了扁嘴,但他们个个都乐呵呵的,显然这话中听。而且这个清明节真不错,隍庙里每人都多发三百元的奖金,连丑旦都有一百呢。而且这几天大家都能跟着城隍爷改善一下伙食,吃几天好东西。

整整一天,隍庙里人流如潮,香火兴旺。虽然天上下着小雨,但对香客们并无影响,不少人觉得冒雨前来更能向城隍爷表达自己的一片虔诚之心。不知为什么大家都传说城隍爷喜欢吃鸡,本来神仙们都喜欢血食,但据说金城城隍特别嗜好鸡,所以好多人都带着鸡来给城隍爷现场宰杀。他们把鸡血控进池中让城隍爷享用,杀鸡池里血流成河,鸡他们却提走了。看见这情景,丑旦不由地想如果他们把鸡也留下,那多好啊,城隍庙里会天天吃鸡的!

到了下午,烧香的虽然很多,但都成了最普通的市民。这些人一般都不上钱,所以隍庙里大多数人该干啥的干啥,该休息的休息,只留少数人照料着享殿,给烧香的人敲敲馨,注意别发生火灾。

这些普通市民虽然没有钱,心却很虔诚,他们都用亲手做的饭菜来敬献城隍爷。有的蒸了大花馍馍,有的炸了油饼。每个人都做几碗凉菜,菜上面是切得整整齐齐的白肉。有的是囟的猪蹄,扣碗子肉,还有炸的丸子,有肉丸子,有士豆丸子,豆腐丸子,都用油炸得焦黄,闻起来香喷喷的,都供献在城隍神像前的大供桌上。每个人都带着酒,虽然是比较便宜的酒,都给城隍敬上两盅,倒在地上,剩余的都连瓶献在供桌上。还有一个香客,炸了好多长方形的油饼,在城隍前垒起了一个高高的油饼塔,极其漂亮和壮观。

这些饭菜都整批整批地转移了出去。最好的饭菜和酒都被隍庙的老师傅们平分,带回家去。其次的留在隍庙的厨房里,供大家一齐享用。老陈头告诉丑旦,这种敬过神的饭菜专门有个古老的名称叫“馂”,民间一般叫做福饭,这是食鬼神之余——其实是食神之余,鬼还轮不到他呢!吃了它们意味着获得了神的赐福,也就是获得了城隍爷的赐福。

当然城隍爷桌上还得留些供品,除了继续供奉神外,还给晚上来的精灵鬼怪留着一些。这几天城隍庙里的人都在庙里吃白食,连吃了好几天,吃的是百家饭,顿顿都是百家虔诚而精心做的饭菜。老头们把自己分的一份提回家,却还是跑回来在庙里吃,他们说“大家一起吃吃得香”。

丑旦着实改善了好几天的生活。这几天他算是吃饱了——其实是吃撑了。他放开肚皮,风卷残云,每次都吃得肚皮滚瓜溜圆。老陈头总是说:“唉,娃哟,小心点,饭虽然是别人的,命却是自己的!”其实他吃得也并不少。

果然城隍是最大的官,什么都管。来求城隍的人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有求城隍保佑他今年顺利升成科级的,有求城隍保佑他家人疾病痊愈的,有求城隍保佑他找到工作的。有求城隍保佑他孩子考上学的。一个醉汉求城隍保估他打牌时“把把自摸”,而且“杠上开花”,一个怨妇要求城隍惩罚那个勾引他丈夫的“狐狸精”,叫她“不得好死”。一个母亲领着一个考上学的学生来还愿。母亲献上油饼花卷和好几碗菜,拉着儿子一同跪下,敬了酒,烧了香,然后说:“城隍爷,多谢您老人家,让我的娃考上了学,我今天特地来还愿。您老人家莫嫌我家穷,献饭薄,这都是我一心一意连夜做出来的,请您老人家尝一尝。我还要求您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