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卿抬眼看着雷帅,第二次见这个人,印象不是很好的人。
他怎么跑来了?
顾卿不愿搭理他,瞥了雷帅一眼不说话。
雷帅先和顾妈妈打招呼,然后自来熟的拽拽顾卿袖子,继续问:“你要去哪?我送你?”
顾卿说:“我去泰山,你送我?我还不敢用你呢!”
雷帅自动忽略后半句,接着话茬说:“去泰山?现在?一点多钟,爬上去天都黑了好吧?”
顾卿说:“我有事情必须去的。”
“我陪你去,我还没这么冷的时候去爬过泰山呢,应该是个挑战!”雷帅说。
“不用了,我自己去。谢谢你。”顾卿坚持拒绝。
雷帅哪管她,自言自语的说,“这么有趣的事情得叫上路哥啊。”接着就电话过去了:“有没有兴趣夜爬泰山?”
“什么?疯啊你?”路灏在电话里听起来都不怎么淡定。
“顾卿一定要去!”雷帅说,看了顾卿一眼,压低声音:“你放心让这么一姑娘自己晚上去爬泰山?”
路灏使劲理解了一下,“你和顾卿在一起?”
“嗯,我来医院散散心。”雷帅说。
“你真会找地方散心!把电话给顾卿。”路灏支使雷帅。
“路灏找你。”
对路灏和对雷帅,顾卿的态度当然不同。听完顾卿要去泰山的原因后,路灏马山安排:“现在这个时间去不太合适,你和雷帅先来我这里。你休息会儿,咱们晚上7点走,差不多9点就到泰山了,清晨去进香。”
顾卿觉得路灏实在是靠谱多了,就这么决定吧。
和顾妈妈说清楚,顾妈妈全答应着。
路灏家,放松心神的顾卿沉睡着。
路灏和雷帅可没心思睡觉,沉默的守着顾卿。
这姑娘睡着的样子很可爱。
醒来,准备出发,路灏翻出自己最厚的外套扔给顾卿,三人上车,路灏是司机。雷帅坐在副驾驶,顾卿在后座继续补充着体力。
泰山方圆几百里的人们都有这个习俗,据泰安县志载:“泰山为五岳首,而圣田之庙在焉,既有求而必应,亦无感之不通。上山一般在山顶碧霞祠向碧霞元君(泰山老奶奶)祈愿。”
顾卿的祖籍在山东滨州,古称蒲台,据说这里是碧霞元君的出生地,所以滨州人士对碧霞元君的称呼与其他地方不同,亲称为“泰山老姑”。
贫者求富,疾者求安,耕者求岁,贾者求息,祈生者求年,未子者求嗣。“并向碧霞元君许下承诺,一旦实现就必须要还愿,既落实所许之承诺,若没达到目的,就再次祈求,最终满意后再行还愿”。
顾妈妈执着于还愿绝对不是无理取闹,而是本地风俗影响着,顾爸爸生病,让她担忧着,欠人债可以等,欠神债一定要还。
三个人在路上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雷帅不是本地人,十分不了解这个规矩,听顾卿说话顿时大为感兴趣。
“你们都信奉泰山老姑?你信道?”雷帅站在顾卿这边,也跟着称呼碧霞元君的昵称。
“我们家倒是不信道,我们信佛。”顾卿说。
“嗯?你信佛怎么去道观拜神?佛道的信仰不冲突吗?你求泰山老姑她能理你?”雷帅的脑筋又转不过来了。
顾卿心想我怎么这么不愿意和你说话,但是求神应无虑,顾卿觉得很有必要的耐心解释给雷帅听:“我先和你说说我理解的道教。”
中国的道教没有世界宗教的排他性,它的形成一直是一个兼收并蓄的过程。中国的占卜、阴阳、五行、符水、巫、占星、望气、堪舆种种方术,道家的宇宙本源论,墨家的鬼神说和互助互利的思想,神仙的长生不老说,都成为创立道教的思想资料。
道教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双层的。高层次的理想是羽化成仙,长生不老,仙道贵生嘛。底层次的追求目标是长寿,没有天灾人祸,没有疾病瘟疫。
道教以认真,执着的态度和接近科学的方法,来追求、实现神秘、虚幻的宗教理想,是世界上唯一不太反科学的宗教。
而且道教的神谱十分庞杂,凡是宗教界,神仙界没有归属和司职的历史人物,神话人物,几乎都来道教兼职了,而且重叠严重,十羊九牧,根本无法认真计较。
然后再大概一说佛教,东晋十六国时,佛教开始流行,南北朝泛滥,隋唐鼎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教,道教,三教并立,从皇帝到平民轮流参拜释迦摩尼,孔子和老子,并且出现“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
中国的宗教神谱,混乱程度相当惊人。佛道与民间信仰一直存在着一种双向改造的关系。比如老子、孔子、颜渊都变成了佛教的菩萨。
还有佛教的中国化过程,观世音菩萨因为要避讳李世民的名字,改名叫观音菩萨,四大天王变成了风调雨顺四大金刚,也来为中国的农耕文化服务,看守山门的金刚力士,由一个变成俩,以后又变成中国的哼哈二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