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寒冰消融是春水> 第47章 落井下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章 落井下石(2 / 3)

调查组的事故调查结论”的决心,最后宣布了厂党委的三项决定:“第一项,粉煤灰砖新生产线发生严重生产事故,工艺改革出现败局,新产品车间停产整顿,由团委书记张达功和车间主任石洪带领全车间职工举办学习班,总结经验教训;第二项,新产品工艺改革设计错误是导致生产事故的关键原因,主要事故责任在技术攻关领导小组组长刘忠才身上,但因身患重病未能参加投产指挥,待他病愈后再追究责任,另因攻关领导小组组员朱凤兰担负工艺技术指导严重失职,应该承担部分责任,责令她写出事故责任捡讨书再作处分;第三项,攻关领导小组组员包子荣辜负领导培养教育,流氓本性未改,在事故现场当众侮辱厂领导班子成员,严重违犯政纪厂规,责令他停工反省,听候厂部处分。”

啊!虽然会场外未见点名标语,会场内未挂“批判大会”横幅,但会场上的气氛极其严肃,局、厂两级主要领导人严厉的讲话让人提心吊胆。虽然训话者只字未提厂领导主要成员的名字,但那事关“政治”、“路线”等吓人字眼的声声句句,分明是针对新厂长曾有为的不指名批判,他未来的命运不能不令人担心。

坐在会场上的职工群众默不作声面面相觑。包子荣大祸临头,耷垃下脑袋。朱凤兰身负重压,心慌神乱。中专毕业的生产科科员小李侥悻未被点名,但也止不住心惊肉跳。肩负重任的新产品技术攻关领导小组,大功未成先遭难,大多数成员都受到贬责;可奇怪的是,唯独名义上担任副组长的团书记张达功和车间主任石洪却坐得安安稳稳,像个没事人似的。是命运之神的不公不允,还是灾祸之魔的法术无边?为何身体力行艰苦奋斗的创业志士要受绳索捆绑,而袖手旁观肩不挑担的虚名庸夫却无半点为难?个中奥妙只可猜测不可言传。职工们虽然内心不服,可是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将这个问号暂时埋在心中。

然而,职工们的预悸和担忧,也有多余的成分。党中央全会早已明令天下,取消****、“四人邦”统治时期的邪恶政治,今后不再搞那种形而上学的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大凡头脑稍微清醒的人,包括局党组郑副书记和厂党委汤书记在内,即便对以往那套政治路线再恋恋不舍,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贸然去重温那过时的旧梦。故而,此次的局调查组进厂毕竟跟往昔不同,虽然轰闹了一阵子,但来去匆匆,前后只待了四天便打道回府,从此偃旗息鼓风平浪静了。砖瓦厂的职工们并没有身临大字报的海洋、大批判的浪潮、整人斗人的闹景、连日开会的厌烦和被迫表态的难堪;恰恰相反,整个厂的气氛一下子沉入了平静——违反常态的平静、令人困惑的平静。

作为这场事故调查闹剧的幕前主演,局党组郑副书记是相当满意的。这是他到市建材局任职以来亲手执办的首次壮举,从党组内部统一思想,从行政部门组织力量,自确定方法到进厂调查,直至上台训话凯旋而归,前后不到一个星期便基本得到了成果,真是大刀阔斧事事顺风。他第一回在较高层次职位上尝到当官用权的威凤滋味。他暗暗思忖:“当个市级机关的头儿,什么能力呀、魄力呀,大不过如此嘛!自己大着胆子一出马,上呼下应顺风顺势,就把大名鼎鼎的老革命关局长领错路的航船拨回了航向,其领导才能,就算当个正局长、正书记,也绰绰有余呀!”他为此而自鸣得意自我满足。然而,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在他考虑调查组人选时,第一个想到的是原在市属砖瓦厂当过二十几年老厂长、现在生产计划处当处长的王勤和,可虽经百般动员,这个将近退休的干瘦老头竟是畏畏缩缩,借口患高血压病,拒绝参与此事,给了他一个难堪;还有那个技术管理处被称为“陶瓷专家”的尤副总工程师,虽然被他用“对党的事业负责”的政治豪言说动了心,勉强参加调查组,但进厂之后,一不问政治原因,二不挖路线根子,却是整日捧着两本厚厚的技术书籍,在车间里磨磨蹭蹭,最后在议决调查报告时,还铁青着脸,不同意大家通过的调查结论,一定要写上他那几句唱反调的个人保留意见才肯签上名字,真是个迂腐不堪的“臭老九”,尽给自已找麻烦。不过,话又说回来,出现这点点障碍,比起调查活动的巨大成功,毕竟是次要的,他仍然自满自足。

作为这场事故调查闹剧的幕后导演,厂党委书记汤炳权则是十分满意的。仅仅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他从区区新产品倒坯事故中瞅准了苗头,乘关向荣局长在外开会的机会,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和巧妙安排,便把顶头上司郑副书记引上了舞台,以局调查组的名义,从政治上和路线上彻底否定了曾有为、刘忠才苦心经营的新产品工艺改革。眼前虽尚未见到完满结果,但实现击垮政敌、惩罚异己分子、恢复自己绝对权威的目标指日可待。看来,郑副书记这位老兄,虽是不学无术城府空空,像个秋后的蜢蚱愚态可掬,不过,要是被他瞅准了用权的机会,还是会起劲地蹦踏几下,宣示一番执政能力的。凭着那份不可多得的事故调查报告,一俟局党组审议通过形成决议,即便高明老辣的关局长散会回来,面对既成事实也只能吞下这颗苦果。从各方面情况来估计,他心目中那个“一箭三雕、一石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