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寒冰消融是春水> 第35章 乔迁之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章 乔迁之喜(1 / 8)

第二十九章乔迁之喜

盛夏昼长,赤日久悬。曾家今天的晚餐开得比较早,主妇姜淑明收拾餐桌时,屋外还是晚霞满天。

在落日的余辉里,两条汉子离开曾家,一前一后穿街过巷,拐进了人民电影院东侧的团结巷。在“劳模新村”的拐弯处,曾有为说了声“到啦”,刹住了车子。

跟在后头的刘忠才也跳下车来,奇怪地问:“小曾,怎么搞的?这里是劳模新村哪!”

“没错,你的新居就在这儿。”曾有为肯定地回答,打头转弯来到二幢三室魏忠善家门口的空地上,架好了车子。

刘忠才心里纳闷,慢吞吞地跟了上来,停下车子,叫儿子刘钢下车。他不明白,曾有为为什么要把他带到魏副厂长家里来,正想打问,魏忠善同他那老伴闻声从屋里迎了出来。

“忠才,你来啦!好,好,我们在等你呢!”魏忠善和颜悦色地招呼。

“忠才呀,好多年没见到你,孩子都长那么高啦!”魏师母慈祥地上前抚摸着刘钢的小脑袋。

刘忠才刚进厂那几年,曾经是老劳模魏忠善手下的得意高徒,学装窑、学烧砖、学制瓦,师徒关系一直亲密无间。可是,自从****中期魏忠善被结合进厂革委会领导班子以后,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淡和陌生了。此刻,鬼使神差,他竞然让曾有为摆布着,莫名其妙地闯到了魏忠善的家门口,面对主人夫妇的热情招呼,一时适应不了,表情十分尴尬,只是出于礼貌,才勉强应付:“魏副厂长,师母,你们好。”

“怎么叫副厂长呀?十多年的老同事喽,咱们不是外人,还叫我师傅吧。”魏忠善亲切地打着趣。

“往后,咱们两家住在一块,就更不用见外了。忠才,先进屋坐会儿吧。”魏师母笑着招呼刘忠才父子进屋。

刘忠才不好意思地强颜一笑,教儿子喊“爷爷”、“奶奶”。天真活泼的小刘钢不惧陌生,甜甜地称呼着“爷爷”、“奶奶”,惹得魏忠善夫妇直夸“乖孩子”。

刘忠才牵着儿子跨进魏家屋门,在外居间的小门厅里,但见先期进屋的曾有为越殂代庖执壶泡茶,熟络地当起主人来了:“大刘,来,先喝杯茶,再看看房子。”

“小曾,你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看房子,怎么看到魏师傅家里来啦?”刘忠才心中的疑团未解,不得不追问。

“好吧,那就先看房子吧。”曾有为款款一笑,从餐桌旁走过来,打开了隔墙的房门,转身向刘忠才招手:“来吧,这就是我给你物色到的新居,看看合适不合适。”

刘忠才心中“格登”一跳:难道是魏副厂长让房子给我住?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惊疑不定地跟着曾有为跨进房间里去。魏忠善夫妇牵住小刘钢的手,也跟着走进去。

啊!一间二十四平方米的大房间,搬空了家具,水泥地面冲洗得干干净净,四周墙壁刚刚新刷了石灰膏,天花板上刚刚糊上了印花纸,整间房子显得空气清新宽敞整洁。这样的房间,如果用作风度翩翩的高门子弟的结婚新房,当然再合适不过;然而,对于住惯破鸡笼陋居的穷工人刘忠才,置身于此,简直像进了天堂一般。他情不自禁地咋咋舌头,站在房间中央如痴如呆。

****十佘年来政治狂潮荡涤社会,“权位”二字的价值激剧膨胀,论资排辈待价而沽几乎成了物质分配上无可违逆的必循之规,尤其在人口猛增、房荒严重的当今,多多少少三代同堂的市民百姓期盼着改善住房条件,恰如翘首望云霓,可望不可及!那么,眼前这位全市知名的老劳模和本厂屈指可数的开国元老,会放着儿孙的利益不顾,竞肯将自家常住的一间大房让给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工人,这不是天方夜谭式的神话么?一个偌大的问号萦绕于脑际,令刘忠才如堕五里雾中,曾厂长的话是真是假,他一时都辨不清楚了。

见刘忠才那副茫然无语的样子,魏忠善笑着说:“忠才,怎么样,这间房子比你那个破鸡笼要好得多吧?记得你跟妙华结婚那时候,厂里安排不出房子,我们几个当领导的都替你操过心,亏得王老厂长东察西访,从鹿鸣路居委会要到一家小地主的长工屋,收拾收拾就做了你们的新房。想不到,如今八、九个年头过去了,一双儿女都出世了,你还住着那个破鸡笼,真是太艰苦啦!我呢,正好空着这间房没用,把它让给你住,厨房间咱俩合着用,我看挺合适的。”

魏忠善老伴在一旁附和着:“是呀。听曾厂长说,你一家四口人挤在那间破屋子里,转个身都不便当,连放书的地方也没有,真够可怜的。我们家房子宽敞,两个孩子又不在身边工作,腾出这间房来帮你解决困难,也是好事儿嘛。”

人心不和听话隔音,说者无意闻者生疑。如果说不久前汤炳权书记的上门道歉和答应经济补助,在刘忠才听来如老虎念弥陀、软刀子糊弄人的话;那么,此刻,魏忠善夫妇的主动让房,在刘忠才听来,则似乎是对弱者的怜悯、对贫者的施舍。听着,想着,在刘忠才的脑际,一件往事突然从记忆的仓库里跳了出来——

记得两年前,他正在隔离室内挨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