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我很后悔这次穿越> 第87章 这就是现实(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7章 这就是现实(4)(2 / 7)

、有条不紊的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让参观的一行人赞叹不已。唯独严波紧皱着眉头,在整个参观过程中自始至终没说一句话。他既为青岛市有这么先进的工业企业而高兴,又为海州没有这样的一个企业而难过。

午饭后,张三宝领着严波等人挨个儿来到学员们的宿舍里。学员们听说家乡的领导们来看望他们,一个个都欢欣雀跃,兴奋不已。严波问大家在这里两个多月都有什么感受,学员们有的说,这里和他们那里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有的说,这里的天比他们那里的天大;还有的说,这里的螃蟹像碗一样大。大家争先恐后,七嘴八舌,说啥的都有,可就是没人说在这里学习的事儿。严波本想给他们讲讲东西差距问题,但转念一想,给这些没多少文化的农村人讲那些东西没什么大的意义,所以他只是要求大家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生产技术,遵守这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当地的法律法规,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从学员宿舍出来,严波对李三娃等人说:“现在你们可以自由活动了,想到哪里看看你们自己安排吧。我和三宝同志再聊聊。”

张三宝领着严波来到他和杨柱子住的宿舍里,一进门儿,张三宝指着杨柱子对严波说:“他叫杨柱子,文江县的。市商业银行李行长介绍来我们厂做工的,这次和我一块儿来这里学习。”

“噢?好啊,兴隆县虽然贫困,有外地的同志愿到兴隆县去,说明兴隆县还是有吸引力嘛!”严波一边和杨柱子握手一边笑着说。

张三宝站在一边儿对杨柱子说:“这是咱们海州市委严书记,是专门来看望大家的。”

不知是惯性还是潜在的意识,杨柱子对当官的人从心底里有一种厌恶的感觉。这会儿他握着严波的手淡淡地说:“严书记,一路辛苦了。”脸上却没有丝毫的热情。

严波对杨柱子的冷淡并没在意,依然笑呵呵地说:“文江县我知道,离我的老家不远,也是个很穷的地方。这几年那里的情况咋样?”

杨柱子抬眼看了一下严波说:“不知严书记要听哪方面的情况?”

“哪方面的都行。群众生活,社会状况,你知道啥就说啥,可是要说真话!”严波笑道。

“既然严书记要听真话,那我就直说了,”杨柱子认真地说:“这些年来,我们那里的农村经济虽然是发展了一些,老百姓的日子也比前些年好了点儿,可是社会风气远不如以前了。”

“噢?说具体点儿听听。”严波给杨柱子和张三宝俩人分别递上一支烟,自己也点燃一支吸了一口说。

“具体的我也说不上个啥,但总的感觉是现在整个社会的风气变坏了。人们都说,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干群之间,村民之间,乃至家族内部成员之间只剩下一种关系了,就是金钱关系。”

“这是个眼下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严波点了点头说。

杨柱子接着说:“听我们村里一些上年纪的人说,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真诚的,谁对谁都不揣二心,人们之间根本没有什么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日子虽说过得清贫些,可人人心里都是踏实的,纯净的。那时候的人都爱人,人都帮人。就是‘**********’的那几年,人们的心里也不像这会儿的人心这么复杂,这么自私。而现在是人都不爱人了,一个见不得一个,一个给一个揣鬼心眼儿。就像《红楼梦》里说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村里的老人们都说,那时候社会上很少有乌七八糟的事儿,什么************的,坑蒙拐骗的,拦路抢劫的,吸毒贩毒的,行贿受贿的,包养二奶的,哪有这些乌七八糟的事儿?有一个都拉住给枪毙了。可是现在呢?什么乌七八糟的事儿没有?就在我去你们海州的那几天里,文江县的一个副县长让人给杀了,据说是为一个包养的二奶,和人争风吃醋叫人杀的。”

严波看着张三宝和杨柱子问:“你们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杨柱子把张三宝看了一下说:“我们也没个啥看法,就是想不明白,咋越改革社会风气越坏了?”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严波的神态显得十分认真:“改革开放之前这些丑恶现象的确不是很多,一些人的灵魂也的确没那么丑陋。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这些现象,怎么来认识这个问题。打个比方,你总不能怕苍蝇蚊子飞进屋里就不敢开窗户吧?窗户一打开,新鲜空气进来了,难免就有苍蝇蚊子也飞进屋里,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改革开放的大潮是谁也挡不住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改革的潮流中必然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可总不能因为出现了种种丑恶现象就不改革了吧?所以我倒是觉得,在改革过程中出现各种丑恶现象,恰恰是因为改革的力度还不够,还不彻底。要扼制或减少这些丑恶现,应该在社会体制方面,在法制建设方面再加大改革力度,这才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向。”

“你说的是有些道理。可是我想请教一下严书记,对党政官员腐败问题你怎么看?莫非搞改革开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