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我很后悔这次穿越> 第6章 有点意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有点意思(1 / 2)

曲佳欣结婚了,这是二娃万万没有想到的。

两个月以前,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余向南到文江县搞调研,文江县除了县革委会的几个主要领导陪同以外,还安排了县财政局长、县计委主任和县人民银行行长一起陪同。调研过程中,余向南听说文江县人民银行的曲行长和自己是老乡,都是浙江绍兴人,这不免让余向南对曲行长增加了几分亲切感。工作之余,余向南主动找曲行长聊天,和曲行长海阔天空的聊家乡的人文趣事。从人文地理到社会变革,从饮食文化到经济发展,无所不谈。当俩人聊到绍兴特产——绍兴老黄酒的时候,曲行长说:“前些日子老家的一个亲戚来看我,专门给我带来了两坛子正宗绍兴老黄酒,我还没顾上喝呢。余主任不嫌弃的话,抽空到家里品尝品尝?”

“噢?好啊!我可是有年头没喝过家乡的老黄酒了!”余向南饶有兴致的说。

调研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余向南主动提出要去曲行长这个老乡家里坐坐,去品尝一下久违了的家乡老黄酒。余主任主动要求登门造访,曲行长当然是热烈欢迎的。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余向南在县革委会彭主任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曲行长家。曲佳欣的母亲听说来的是省革委会的余副主任,简直受宠若惊,不知如何招待才好。曲行长说:“你不用瞎忙乎了,把老家亲戚带来的那两坛子黄酒打开,请余主任和各位领导尝尝。”

话虽这么说,可是省余副主任这么大的领导到家里来,不能只是喝几杯黄酒就行了,总要弄几个下酒的菜肴吧?于是,曲佳欣的母亲又是剥葱,又是砸蒜,忙的不可开交。

曲佳欣这天恰好在家里,余向南一行人在客厅里坐下以后,她细心地给每一个客人端茶倒水。当她把一杯茶水放在余向南面前时,余向南把她从头到脚仔细地观察了良久。

“是曲行长的令爱?”余向南瞅着曲佳欣问。

曲佳欣没有回答余向南的问话,因为她不知道“令爱”是什么意思。她抬起头朝余向南微微一笑,转身出去了。

看着曲佳欣的背影,余向南自言自语地感叹道:“好女子啊!真是百里挑一的!”

“小女不才,余主任夸奖了。”坐在余向南旁边的曲行长谦逊的笑道。

“多大了?”余向南问曲行长。

“二十了,高中毕业在家里闲着。”曲行长回答。

“噢。”余向南点了点头,转身对县革委会彭主任说:“我那小儿子今年二十七了,‘工农兵’大学毕业,这会儿在海州的一家建筑公司工作,还当着个建筑队的队长呢!”

在座的人都揣摩着余主任这会儿说这话的意思,可谁都揣摩不清楚,只有彭主任似乎明白了一点儿其中的奥秘。

说话间,曲佳欣的母亲已经把几个凉菜端到了桌上,曲行长打开了一坛黄酒,给每个人面前斟了一杯。

约莫个把钟头,两坛子绍兴老黄酒全部处理完毕,大家客套了一番便起身了。曲行长两口子把余向南一行人送到门口时,曲佳欣的母亲十分恭敬的对余向南说:“哎呀,在这大西北能遇到一个绍兴老乡真是不容易啊!以后还望余主任常来看看我们呢!”

“老姊妹你放心,只要有机会,我一定来看望你们。亲不亲故乡人嘛!”余向南的这话让曲佳欣母亲的心里美滋滋的。

在回文江县革委会招待所的路上,余向南把彭主任叫到一边儿,小声给彭主任作了个交代……。彭主任点着头,十分慎重的说:“成人之美,这是好事儿嘛!请余主任放心,我一定尽最大的努力!”

在文江县的调研工作很快结束了,余向南带着丰硕的调研成果回到了省城。到家的当天晚上他对老伴儿说:“我这次去文江遇到了一个绍兴老乡。”

“那有啥稀罕的。”老伴儿不屑地说。

“你不知道,关键是这个老乡家有个女子。”余向南兴致勃勃的说。

“噢?”老伴儿眼睛一亮:“人咋样?”

“我仔细看了,人长得挺不错,挺精灵的。”

“你的意思是?……”

“这还不明白?你不是天天为春生的婚事儿唠叨吗?”余向南边脱衣服边说。

“可不是咋的,都二十七的人了,早该给他成个家了。”稍停了一下,老伴儿疑虑道:“那么多的人给春生介绍省城里的姑娘他都没看上,他能看上个县里的?”

“那倒不一定,县里不见得就没好姑娘。常言说,深山出凤凰嘛!”余向南说:“过些日子你领着春生去看看,指不定他还能乐意呢!”

这一头,文江县革委会的彭主任已经开始竭尽全力来实施余向南的委托了。余向南走后的第二天上午,彭主任就把曲佳欣的父亲叫到了他的办公室,把余向南的意思对曲行长说了个一清二楚。末了他问曲行长:“你看咋样?”

其实,那天余向南在曲佳欣家里说他儿子的话,曲佳欣的父亲已经听出了点儿弦外之音,只是余向南没把话说明,他也不好接话茬儿。现在彭主任把话挑明了,还有什么疑虑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