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葬仪探尸> 第15章 鬼上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 鬼上身(1 / 3)

斜长的洞穴有些湿滑,长枪都背在身上。

三把ak,八把92,外加一把土制喷子,什么情况应该都能应对。阿休、难言和神日三人的包里各有一个ak弹夹。

洞穴大约有四米长,小心的滑到洞底,神日扒着洞口,难言在后面拉着他。

通过手电的照射,能看见下面是一个墓室,地面是一层厚厚的灰尘,地砖好像也是灰色的。地面离洞口有两米多高。

确定没有危险之后,神日向后招呼一声就跳了下去,接着一个个也跟着下去了。

“这是啥玩意?真他玛恶心!”难言一下墓就踩到一大坨黑色的软状物,黏黏的很新鲜。难言使劲甩子腿,溅的到处都是。

“难爷,您老人家快停下吧,这五谷天膏咱可享受不起。”明大脑袋被溅了一身,用手去檫,居然臭不可闻。

“出家人就是出家人,屎都说得这么有内涵。”阿休打起手电,观察周围。

这是一间小墓室,大约十米见方。

墓室两边陈列着各种被腐尸的刀剑。墙上还有不少壁画,不过因为通风的原因,壁画已经被空气侵蚀,看不清楚,好像是些征战的场面。

原本鲜艳的颜料现在已经掉色,灰白黑的层次感大概是之前颜色深浅最好的表达。

墙上所有的墓砖上刻着一朵莲花,精妙玲珑。小莲中间有一个个小字,虽然是古代的文字,不过依稀能看出是个‘急’。

墓砖灰黑,居然是三横一竖的排列。

为了坚固和稳妥,华夏传统的砌砖法,是三横相搭。三块石砖成品字形排列而成墙。这样的结构坚固、稳定、省料还美观。

“哎?这墓砖怎么这么奇怪?”

难言瞅了半天,他找不到冥器,有对这些能提供史料的东西不感兴趣,就在那观察起结构来。

明大脑袋也在那看,好像倒斗的老手,对墓室的结构很感兴趣。

“莲花?我们圆寂之后的舍利塔里才有啊,这、、、”

舍利塔是佛教僧人圆寂之后存放佛骨的地方。墓主肯定不是出家人,不然怎么会有兵器库?也难怪明大脑袋会奇怪。

“不是,这好像是、、、南陈的墓。”凭借对历史的了解,阿休一眼就看出了墓室的朝代。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陈处于东晋之后的南北朝。为了加强皇权统治,南陈皇室特别推崇佛教。南陈时期的佛教寺庙数不胜数,算是国教了。莲花就是佛教的圣物。

恐怕也只有南陈的中上阶层,才会用莲花装饰墓室。不知道是为了镇邪,还是墓主人真的信佛。

南陈墓冢最大的特点就是这种三横一竖的砌砖法。

“阿休兄弟果然不凡,一眼就看出来了。我和难爷在墓下混了七八年都看不出来,除非、、、嘿嘿,摸几件冥器出来,才能看出是什么时期?”

“人家可是历史系的大学生。”难爷拉着明大脑袋走向神日。

这也许就是史学者和盗墓者的区别吧。

其实这和阿休的专业没什么关系,只不过这些关于墓葬的历史,是他爷爷小时候逼他看的。正常人谁没事眼睛墓葬学?

墓室中除了兵器架就是架上的兵器。这些兵器不是什么名贵的材料,也没有什么价值,而且大部分都被腐蚀了。

墙上的壁画也被腐蚀了不少,模模糊糊的,只能看出一些战争的场面和隐隐约约的军队,战马。

没有什么突出了人物,也没有什么明显的事物。

不过依稀能看出这些壁画都是用纸画贴在油布上面,然后印在墙上的。

虽然看不清,但是能看出画工的技艺之高。

南北朝时期,就文化发展而言。除了书法,最著名的就是就是南画北雕。

南方的画技超群,北方的雕艺卓然。

墓室的墙上并没有灯龛之类的东西,他们只能打着手电行走。

还是老队形,神日和难言在前,阿休和鬼萌萌在中间,明大脑袋垫后。

“你怎么了?”

鬼萌萌见阿休愁眉不展,还以为他害怕了。

阿休见鬼萌萌误解也没解释。他是一眼看出了这里很像是南陈的墓,不仅是墓砖上的莲花图案,还有那个玉箸篆体的“急”字。

南陈书法传承东晋,篆体优美精致。最著名的就是“太货六铢”,是圆形方孔的通用货币。

太货六铢在现在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不是因为它是多高工艺的钱币,也不是因为稀少。而是它正面刻着的,融合魏晋隶书和楷书大成于一体的‘太货六铢’。

南陈建都南方,怎么跑到内蒙来了?当时的南北,可是势不两立的形势。哪个南陈的狠人,敢把墓室葬在北朝的地界?

南方到了南陈的时代,北方也到了北齐和北周并列的时期。北齐和北周虽然战乱不止,可是也没有停下侵略南陈的脚步。

北强南弱,那是华夏中原人民不愿回首的胡人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