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浪子情多红叶飘> 第22章 人生处处有我师(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人生处处有我师(下)(1 / 2)

第二十二章人生处处有我师(下)

书接上文。

关于上一章我提到的窦老师的那件事,我有记载。

上学的时候,我非常喜欢写日记,我把我的日记取名为《“无病呻吟”集》。在这本集子的第二卷里,有个杂感系列叫“突生妙感录”系列,那里面有一篇文字叫《那一次,我没有说谎》,记载的就是这件事。那篇日记我尝试的是“骈散体”,现将该篇日记一字不差的录下,再一次深谢恩师。

语言风格可能与现在大家看到的有所不同,毕竟是我二十年前写的了,而且还是尝试用“骈散体”。

全篇录之如下:

三月二十九日(1992年)周日晴

突生妙感录(一)

那一次,我没有说谎

几年了,那件事还萦绕在我的思绪里,那一次我没有说谎。

很久了,早就想把它写出来。可是在那心爽神佳的时刻,它早被抛之脑后;在寂寞悲哀时,渐去声消。偶尔心头一现,但又似扑火之蝇,转瞬即逝。

那一次,我没有说谎。他拍着我的脑袋,轻轻地说:“你回去吧!”普通的话语,竟令我难遏情思,雨泪涔涔。以后的几年,果然刻苦专攻,考测绩佳。时光流逝,岁月无情,也不知怎么竟又把一个勤奋好学、忠诚老实的小孩变成了一个寂寞少语、满脑荒唐的什么也不是的子弟了。整日搜诗索句,破语成篇。对任何一门科目都似乎毛皮不懂,令荒唐大王、无病呻吟斋斋主总不免缕缕愁思。

那一次,我没有说谎。可是现在满脑的胡思乱想,满口的絮语荒言。那无数个凌云鹄志,如夕烟晨雾;那无数个诗作词牌,似落照浮云。片大的作用也没有起呀!这样下去,等待我的将是“冷嘲热讽”,自己空叹的将是“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就像写出“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丧名花”的纳兰性德一样,最终有谁堪怜。一个人应该谦虚谨慎,懂得人生真正的内涵。秋月春风等闲度,哎,说什么自己不行,笨蛋!

一个死去的中国女硕士袁和,那是我平生景仰的人物之一。她的一句话曾给予我无穷的力量,曾使我激情贯胸,但那毕竟是从前了。哎,我呀,五分钟热血,一日曝十日寒。她说:“只要勇于探索和奋斗,一个普通的灵魂将走得很远很远……”。她一个身陷癌症折磨的弱女子能令祖国骄傲,能使自己虚弱的生命发出炫目的光芒,她刺得我曾多次血在燃烧,心在狂跳,笔在神驰,汗在挥洒;可当自己在慨叹东风,慨叹明月,慨叹流水,慨叹寂寞的时刻,竟然泪在横流,身在辗转,神在蒙颠,人在狂言……

那一次,我没有说谎。那苦涩的泪灌向鼻孔,那酸咸的涕冲入喉咙。多好的老师啊,不打不骂,无声的教训胜过千说万劝,亲切的安慰胜过两把教鞭。他没有打我,没有骂我,没有找家长,没有……,因为我没有说谎。

斗转星移,白云苍狗;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一切都在变。谎言并不一定代表成熟,真实也并一定代表忠诚。

那一次,我没有说谎。想起来是那么遥远,看起来是那么纯真。我现在也不坏呀?拥有那么多同学、朋友、老师、亲人……,拥有属于自己放纵胡诌的场所,拥有属于自己偶奋勤学的寒窗,拥有属于自己的蓝天绿草,也拥有属于自己神思遐想中的绝不存在的世界……

神思遐想后,总不免哀愁;破笔挥洒时,狠狠地立志。流星闪过,留给自己的是现实;神仙隐山后,手里握的仍然是这只秃笔。那每一次无知的选择总是无缘的逆向,每一次荒唐的梦想后又无情的回归现实。

还是回归现实中来吧,看:

天空依然白云飘飘;

大地依然广阔无垠。

现实中看,愿自己永远快乐,永远不去胡思乱想,永远有新的奋斗,永远有鹰的雄姿,永远有春风拂面,永远有那一次……

那一次的事,虽然过去,但永远有那一次的故事发生。人们总是在怀念那一次,却又总是在这一次中生活。那一次有那一次的意义,我也要让这一次闪光。那一次是历史,而这一次是现在和未来……

冷眼向阳(洋)看世界,希望我豪放的胸襟永怀世间。成功的那一次已经过去,而等待成功的这一次却要到来,希望它快点到来,早些到来!

全篇完。日记里有些语句似乎不顺,但我没修改,我认为也没有必要修改。

日记中提到的袁和女士,是1983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蒙特?荷里亚女子学院的一名留学生,她刚到美国两个月时,就被医生诊断为癌症,不久癌细胞转移。但她面对死亡的威胁,没有畏惧,而是坚持奋斗,一年后,接过了院长亲自为她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之后她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是没过多久,病魔终于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

她死后,学校降了两天半旗,沉痛悼念她。她给自己的父母和亲人的遗言是这么说的:“许多美国人对我说,这在美国是不可思议的,其实,中国人不都像他们想的那样,只会烧饭,或者卑躬屈膝。很多人一讲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