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诸子百家之纵横天下> 第24章 边野山村 再遇故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 边野山村 再遇故人(1 / 2)

“白阖大叔,为何刚才你跟那魏将一说,他就那么爽快的放行?”赶着马车的子通好奇地问道。

“还能为何,当然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开天下路喽。”白阖笑着回道,“我偷偷塞给了他一块价值不菲的白玉,拿人的手短,他当然要放我们过去。”

“白玉,你何时有如此贵重的东西?”子通跟着问道,引得车内荀况和韩非两人纷纷把目光转向他,亦是十分好奇。

“前几日在邯郸蒙受了不白之冤,建信君郭大人十分过意不去,派人送来了一些赔礼,以慰我那几日的牢狱之苦。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郭开送来的赔礼,白阖不要白不要。”白阖解释道。那天郭开派人送来赔礼,是一箱珠宝。惊叹郭开出手阔绰之余,白阖却之不恭,将东西收下,以安郭开之心,随后,从里面挑了一些值钱又好带的,以备不时之需,没想到今日还真用上,成了买路钱。

“白阖,让你破费了。”荀况感谢道。

“荀老师,这东西本来就不是白阖的,何来破费之有。”白阖笑道。

“唉,没想……想到,守边如……如此重责,这魏将竟……竟敢受……受贿私……私下放……行。”韩非不禁叹道。

“韩非兄,这也不能全怪那魏将。”白阖解释道,“虽说那魏将守着一处关卡,手下领着一队魏卒,其实也只是一名底层士卒,无官无爵,升迁无望,常年守着这边境,自然难免会为难过往的行人,索些钱财。”

“白阖说得极是。”荀况赞同道,“老夫游历列国,多次出入各国边境,也碰上不少边境守将索贿放行之事。不过,在出入秦国时,却未曾碰上。”

“为何,莫……莫不是那秦……秦将比那……那魏将忠于……于职守?”韩非问。

“非也,其事非在人,而在于秦律。”荀况摇了摇头解释道,“秦国律法鼓励耕战,不论是何出身,皆可以务农或杀敌因功获爵,自然无须贪那些小利。此外,秦法严苛,对于受赃渎职,严惩不贷,更设有连坐,见知不举,亦要严惩。纵使秦将有心,亦不敢受贿私自放行。”听完,韩非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一路行驶了一天一夜,时近傍晚,终于有一座村庄出现在子通的眼里。昨日,下了半天的大雨,不见天日,白阖等人迷失了方向,错过了过夜的地方,只得在野地里露宿一宿,车里的吃食也将消耗殆尽。

看到左前方的村庄和袅袅升起的炊烟,子通一脸地兴奋,大声地喊:“师叔祖,前面有个村庄,我们进去如何?”

“嗯。”

听到荀况肯定的答复,子通拉直缰绳,驱着马车向村庄驶去。

村庄不大,呈纺锤状,长约一里,最宽处不到半里,村的两边靠着山边,村内农舍星罗棋布,约有六七十户,几名村民肩上扛着农具,走在村中的路上,应该是要去自家的农地耕作。

村庄的入口,立着由竹子搭成的简易门,两边围着篱笆,上面铺着茅草,茅草下的门牌上刻着“芒种村”。

“师叔祖,这里叫芒种村。”子通举头看着门牌喊道,随后低下脑袋驾着马车驶进村中。

看到村中进来一辆陌生的马车,正在行走的村民纷纷停下他们的脚步,转头向子通驾驶的马车看过来,带了几分警惕之色。

找了一处较为空旷的地方,子通将马车停下,从马车上下来,掀起马车的门帘,向里面说:“师叔祖,我们到了。”那停下来的村民不约而同地从各个方向向子通他们这边走来,从屋舍里也走出来不少的村民。

看到从马车里面又下来了三个人,走过来的村民将白阖四人和马车围住,有些警惕地看着他们。这时,从村民中走出来一名老者,来到白阖他们面前。来回打量了白阖四人一番,最后把目光定在年纪最长的荀况身上,问:“老朽是这个村村的长,你们是何人,来我们的村有何事?”

抬起双手向村长做了个揖,荀况回:“村长,荀况有礼了。我等四人是游学的士子,路过贵村,想借宿一宿,顺便弄点吃食。村长放心,我等不会白食白住,会付钱币的。”

“原来先生等人是游学的士子,失敬失敬。”村长客气道,随后脸上露出为难之色,说:“先生,不是老朽等人小气,些许吃食和住宿也无需先生支付钱币,只是村中有些规矩,还需先生几人遵守,方能给予先生吃食。”

正当荀况想问是什么规矩时,前方围着的人群突然向两边分开,从人群后面走过来一名七十来岁的老者。虽然穿着跟周围的村民一样的粗布衣,但老者一双仿若洞穿世事的双目将他与一般的村民区分开来,周围的村民纷纷向他投去尊敬的目光。

看到老者走过来,村长站到一边,恭敬地问:“先生,您怎么出来了?”

“见你等人不去田里劳作,反而围在此处,便过来看看。”老者回道,扫了荀况等人一眼,跟着问:“发生何事?他们又是何人?”

觉得眼前的老者有些眼熟,荀况便开始打量起来。问完,好像也是觉得对面的荀况有些眼熟,老者也忘了听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