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开元认为,首先,这两个人应该不是一伙的,理由很简单,如果他们是一伙的,为了某个东西其中一人杀害了另一人,即便凶手毁灭了证据,让人找不到死者,但他们背后的那一伙人绝对会怀疑幸存的凶手,那么凶手也没有掩饰死者身份的必要了。
因为掩饰死者身份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不让熟悉死者的人认出来,这样不会对凶手造成太大的麻烦。
所以,他们绝对不是同路人!
其次,这两人的目的应该是一致的,因为他们来到了同一个地方,而且一个杀害了另一个!如果他们的目的不一样,那么凶手就没必要杀害死者了,除了神经病,稍有理智的人都不会好端端地为自己找麻烦!因为这么做即便再隐秘总会留下蛛丝马迹给别人来追查的。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一方知道另一方的某个秘密,杀人灭口是为了保住这个秘密!
第三,这二人都知道他们想要的东西就在这洞里,而凶手可能没有寻找那东西的具体办法,或者说他不知道那东西到底在洞里的哪个位置,也可能他不熟悉!所以,凶手才采取了没有一刀致命的策略。
第四,既然他们不是一伙的,肯定不是同时进洞,逻辑上来说,必定有前后顺序!从这整件事情来看,他们要找的东西也非同小可,或者说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对于这种事,我们一般人的做法是越少人知道就越安全!所以无论二人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会让另一个人知道的!因此他们不但不是一伙人,也绝对是一前一后进入到了洞里。
第五,藏在这洞里的东西对这二人的任何一方都非常重要,否则其中一个也不会杀害另一个!没有人会因为一件无关紧要的东西而杀人,尤其在现在这种法制社会,杀人不是件小事!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二人相互之间应该认识,不然死者留下那些字就没有任何意义。不管死者提醒‘小心’的是什么,绝对是与凶手相关的,否则他不可能在临死时才发出提示。这就表明,死者一定认识或者说了解凶手!
有了这几个理由,后面就不难推测了!肯定是凶手是先进入了洞中,但他找了很久却没收获,而恰在此时死者也进来了,并且他的身上带着凶手想要的东西。同时,凶手也非常清楚,明抢肯定无法凑效,所以他就躲在暗处寻找下手的机会。他找的地方很合适,就在我们进来的那个洞口。那个洞口内大外小,要想从那里进来必须得爬,这样在洞道中爬行的人基本没有回旋的余地,而且凶手又躲在洞口外面的暗处,死者根本就没法防备!而就在死者刚刚将身子露出洞口一半时,凶手就出手了!从死者伤口来看,行凶者是个老手,出刀不但狠,而且又快又准。
他之所以不想一刀致死者于死地,因为他有两个担心,一是他没法肯定死者有没有带着那东西,这样他自己可能就很难找到或者会花上更多的时间。不直接杀死死者,他就可以威逼死者说出东西存放的地点,或者跟踪死者找到那东西,二是,他很可能还想从死者身上获得更多的别的讯息。
然而,死者在受到袭击后就冲进了洞内,这也就可以解释那个洞口的血迹只有洞口里面有而外面没有的原因了。估计他也想反击,但后来,也许他没能及时找到凶手,而自己失血过多,考虑到身体已经不行了,根本不再是凶手的对手,他这才逃进了洞穴深处。
由于洞道狭窄,凶手也不敢贸然追进去,只好等待。因为他也担心对方还有反击的能力,在那样小的空间里,任何人都没有把握战胜对方,即便对方已经受伤!
而死者在受到袭击后利用凶手等待的时间,逃到了我们发现他的那个洞厅内,但他明白自己此次已经无力回天了。所以,他在藏身之地又做了一些准备。无外乎是将他觉得重要的东西藏起来,并留下什么线索给他的后来人再找!但他留的线索绝对是不能让凶手知道的,所以,那石头上的字应该是在凶手离开以后他再刻上去的。否则,凶手绝对不会带走死者所有随身之物时而留下一把工具刀了!!
死者非常清楚,如果他死了,凶手肯定会搜他的身,因此,他事先将那把工具刀给藏了起来,然后在那里装死!既然他有时间藏起工具刀,那么,他肯定有时间在凶手找到他之前就藏好了某种重要的东西!由此看来,死者与凶手不但认识,而且很熟,更加有可能的是死者知道凶手想从他那里得到什么东西!
果然,凶手进来后,发现死者已经死亡,无奈之下只好搜身并带走死者所有的随身之物,最后只好悻悻而去。
也许是死者有种特殊的办法来装死,以蒙混过关,让凶手认为他已经死亡。也许是凶手根本就非常自信,认为死者已经死必死无疑的了。所以,我们才能看到留在石头上的字。唯一令死者没想到的是,这些字被我们三个给看到了!
洪开元就洪开元,他的思维总是出人意料,对于他的推论我十分满意,心中的疑虑一下子一扫而光。对于其他的事我觉得都无关主旨了。
听洪开元说完,温菁说了一句:“从你这个推论来说,凶手当时应该并没有得到那个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