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两年的大运河,又要喧嚣起来了。”
曾泰长长的出了口气,道:“淮北终于可以吃到朝廷的官盐了。”
狄仁杰望着宽阔的河面,心潮起伏。
扬州城街道上,一队衙役押送着五辆囚车在千牛卫的护卫下缓缓朝东市而去,囚车中的人蓬头垢面,正是扬州刺史崔亮、长史吴文登、漕运使杨九成、山阳县令鲁吉英、盱眙县令文清五人。
街道两边围满了扬州百姓,他们纷纷手持青菜或鸡蛋或其他物品向囚车中的崔亮等人砸去。
扬州码头。
狄仁杰站在高台之上,李元芳、曾泰和工部侍郎封可言站在他的两旁,钦差专属、扬州一众官吏站于台下,在众官员的中央,则是跪着身穿囚服、无精打采,瑟瑟发抖的崔亮等人。
周围被钦差卫队团团护卫,众百姓围着老远激动的观望着。
狄仁杰看着下跪的崔亮等人,义正言辞道:“邗沟覆船案自伊始至今,已两年又三月矣,至今具结,匪首颖王元齐伏诛,扬州刺史崔亮、长史吴文登、漕运使杨九成、山阳县令鲁吉英、盱眙县令文清利职之便,同元齐官匪合谋,劫夺朝廷官盐,致使淮北无盐,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运河梗阻。今本阁禀承天意,将尔等就地正法。千牛卫何在~!”
“在!”
“将扬州刺史崔亮、长史吴文登、漕运使杨九成、山阳县令鲁吉英、盱眙县令文清押赴刑场,斩立决!”
说着,狄仁杰从身前的案桌的令筒中抽出一块‘令’签,扔在地上。
“得令!”
……
神都洛阳。
麟德殿中,武则天高居丹陛之上,下站群臣百官。
一位中书舍人高声宣读狄仁杰的奏章:“臣狄仁杰顿首:前蒙圣恩,擢为江南道黜置大使,查察邗沟覆船一案,今真相已明,大案结陈。扬州勋略颖王元齐,结匪为凶,收买官府,合谋邀劫朝廷盐船,抢夺官盐,令运河梗阻,漕运不兴,淮北无盐,民生凋敝,实为恶中之首,今已伏诛。”
“山阳令鲁吉英、扬州刺史崔亮、长史吴文登、漕运使杨九成、盱眙县令文清利职之便,与元齐官匪共谋,情殊可恶,经三司推事坐实其罪,就地正法。葛天霸虽与其共谋,私售官盐,然事后反正,协助官军攻破壁垒,消灭逆党,寻回失踪官盐。”
“且其次女亚清,全力营救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李元芳,终为破盐案,以身殉难,情实可嘉,臣上体天恩,量刑曲释,从轻发落,使与其长女共居盱眙,工部水部郎中李翰,勤劳王事,清正耿直,志虑忠纯,因揭露巨贪蠡柱,为歹人所害,情实堪悯。”
“因请谥为吏部尚书,进金紫光禄大夫。爵同前例,恩养其家。上陈同封入部,不叙再奏。今邗沟渠道疏浚,运河畅通,漕运如旧,淮北盐市再归王化,此实乃圣上之德被于万民,臣不胜欣喜之至。因上表具奏,臣狄仁杰再拜顿首。”
朝堂上一片肃静。
武则天恨恨道:“事情竟然是这样。元齐,这个逆贼!”
她缓缓站起身来,目光扫过下站群臣,道:“邗沟覆船案已发两年有余,各部遣吏皆不能破,独狄怀英精湛谋查、俯仰是非,旬月便告功成,真是神乎其能啊!柬之。”
张柬之快步出班,躬身行礼道:“陛下。”
武则天道:“狄怀英折中所奏一概照准。务须再交吏部复议。”
张柬之道:“臣遵旨!”
武则天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陛下!”
武则天闻声望去。
内视姚崇快步出班奏道:“陛下,日前接剑南道快报,益州地陷,露出上百具无头尸身。”
武则天一惊:“哦,有这等事?”
姚崇道:“正是。此事蹊跷诡异,地方官吏无从排查,因塘报阁部,请陛下定夺!”
武则天沉吟片刻,道:“立即传旨,召狄怀英、李元芳、曾泰回朝!”
姚崇道:“臣遵旨!”
朝阳初升,大官船乘风破浪,行驶在运河上。
狄仁杰、李元芳、曾泰站在船头迎风而立。
朝霞映红了狄仁杰的面庞。
(本卷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