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乱世中兴> 第42章 流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章 流民(1 / 2)

这次出门不过就是一群半大的孩子一起出门凑热闹罢了,牡丹园年年开放,但是,真正的珍品,却是不会随便示人的,要不然,遇到个不讲究的,掐上一把,或者是扔几个虫子进去,那可就要抓瞎了。

牡丹园门口站着一些俏丽的女婢,每人手上捧着一个漆盘,上面摆着各种颜色,大小也各异的折枝牡丹,来人都可以挑几枝,因此,在门口就能看到许多男女,一个个头上簪着大大小小的牡丹,这年头,男子簪花敷粉都不稀奇,不过,李玮还是很难接受这一点,倒是李蓉挑挑拣拣了,最后拣了一朵粉蓝色的杯口大小的牡丹簪在发髻上,李珅和李玳也各自拿了一支,抓在手上比划着玩。

牡丹园里面最多的其实是一些文人世子,一个个搜肠刮肚,想要想出点什么诗词来歌颂一些牡丹,牡丹园门口可是贴了告示,在诗词比赛中获得前三的人,可以入内欣赏牡丹园培育出来的珍品,另外还能挑选一盆名品牡丹带回去。

李蓉还好,女孩子天生对这些花花草草很感兴趣,李玳跟李珅在发现这边没什么好玩的之后,加上时间已经不早,一个个肚子也饿了,便吵着要吃饭,要回去。一起来的人也差不多没了兴致,园子里面来玩的人太多,热闹也看过了,牡丹也没什么好玩的,因此,大家商议了一下,便打算一起去用饭。

牡丹园这边其实是提供一些简单的饮食的,只是,一起过来的人谁家不是金尊玉贵地养大的,对于那些跟后世的快餐差不多的简餐可没什么兴趣,好在因为牡丹园的存在,这边其实并不是什么偏远的郊区,附近便有一个相对还算繁华的小镇,镇上自然有酒楼食肆。

大家出了牡丹园,便往镇上过去,路上,便发现有些不对劲,镇上很繁华,但是,路边却坐着乃至躺着不少衣衫褴褛的人,满脸麻木,一些看不出模样的大人极力将孩子收拾干净,却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在他们头上插上了草标,领着他们在路边的店铺门口哀求,有的甚至愿意为了几斗糙米,就肯将孩子给卖掉。

李玮吃了一惊:“这是怎么回事?”

一起出来的都是宗室子弟,虽说年纪不大,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挺有政治敏感性的,因此这会儿脸上神情也轻松不起来了,年纪最大的是左宗正齐王李祁家的嫡次孙李玕,他直接就招来了一个护卫,问道:“去打听一下,哪里遭灾了?”

旁边晋王李祀家的李玠开口说道:“这会儿不早了,几个小的可经不起饿,咱们要不先去酒店坐着,再等消息吧!”

几个带了年纪较小的弟弟妹妹的都是点了点头,其实遇到这种事情,对于这些流民,大家并不是有多少同情之心,只是在家一直没有收到消息,这会儿都想到只怕是地方官与京中的官员一起互相勾结,层层围堵,不肯在这个时候将事情爆出来罢了。只是问题是,流民都已经逃到洛阳城外了,就差进城了,哪里还能真的遮掩得住呢!

一群人直接进了镇上看起来最大的一家刘记酒楼,看招牌就知道,这家酒楼年代已经不少了。

酒楼生意很不错,尤其正赶上牡丹园开放,不少人看过牡丹之后,便到这边来用饭,又正是正午,门口就有好几个伙计站在那里招呼客人。

一行人叫伙计将车马安排好,便直接进了酒楼,因为人比较多,干脆直接将顶层都包了下来,酒楼里的人看他们这些人中做主的虽说都是半大的少年,但是衣着光鲜,气度不凡,带着的那些看着像是护卫下人的,也都是非常体面的,一看就知道非富即贵,反正这会儿三楼还没什么人,因此,便急急忙忙跑去安排了。

没多久,一群人便上了三楼,各自坐了下来。伙计先送上了一些冷盘还有茶水,毕竟也是老字号,手艺还算不错。大家都饿了,虽说出门的时候,也带上了一些点心,不过那不过是零嘴罢了,填不饱肚子,这会儿也就直接动了筷。李玮已经后悔之前将李珅和李玳带出来了,小孩子实在是麻烦,他们在家的时候还要奶娘伺候着呢,这会儿谁来伺候,也只能是李玮了,李蓉那是没这个技能的。

没过多久,刚才去打听事情的护卫回来了,很快便将打听到的事情给说了:“是安阳濮阳那边的难民,那边春汛的时候,发了洪水,冲垮了河堤,冬小麦都被泡坏了,这会儿本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偏偏衙门不肯赈灾,当地的大族商家又囤积居奇,除了少数人家勉强还活得下去,更多的人家只好出来逃荒!”

接下来的事情也就可想而知了,对于容易发洪水的地方,每年都会有一定的治河专款,这些无论是用来植树造林,还是要来修建河堤,都是足够了,只怕之前没出过什么事,当地的官员私底下将钱分了或者挪用了,也是正常的。这会儿出了事,只怕一个个忙着遮掩还来不及,哪里肯往上禀报,尤其正赶上皇后千秋,在这个时候给上头找不痛快,岂不是自寻死路。

因此,为了防止事情泄漏,各地赶紧拦关设卡,阻止流民离开,偏偏谁都不是傻子,安阳濮阳就在河南,离洛阳本来就不算远,流民里面也是有些有见识的人的,与其留在家乡等死,不如到洛阳来找个活路,若是能够上达天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