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乱世中兴> 第15章 往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 往来(1 / 2)

到了十一月的时候,王府的事情差不多都已经步入了正轨,崔家那边也传来了消息,崔氏原来想着是让崔家嫡系出一个子弟的,只是问题就是,李玮过了年才七岁,要选一个伴读,估计也是差不多大的,崔家本家远在河北,即便是本家做官的离得近的,离无锡这边也有七八百里的样子,谁家舍得将孩子送这么远,就算信任崔王妃不会亏待了孩子,也担心孩子心里有些疙瘩,与自己不亲近了,因此,琢磨了半天,还是婉拒了,却重新引荐了另外一个人家。

算起来,那是崔氏的一个堂姐,之前嫁到了会稽钟家,其夫钟文通如今正在姑苏那边为官,姑苏与无锡毗邻,相聚并不算远,其长子今年也九岁了,正好也能与李玮作伴。

崔氏心中有些不满,估摸是是崔家觉得自家王爷没有了问鼎的希望,要不然,千里之遥又算得了什么呢!不过毕竟崔家是自己的娘家,她也不好多说什么,好在钟家也是名门,钟文通虽说并非钟家的嫡系,但是离嫡脉也很近了,只是因为其父是庶出,这才归入了旁支之中。钟文通二十岁那年即中了明法科的进士,得以授官,这才得以与崔家结亲,崔氏意兴阑珊地看了看手里的信,轻哼了一声,叫人将信收了起来,便打算回头去问问李昊的意见。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李昊对这一点自然深有体会,崔家这样做无可厚非,何况,孩子的确太小,到时候出了什么麻烦,自家也不好向崔家交代,何况崔家也并非真的将事情说死了,除了拒绝了关于伴读的事情之外,崔家对衡山王府的善意与支持并没有少,甚至还派遣了一些崔家的子弟过来,担任王府的属官,而李昊也知道,自己在封地,最好还是老实一些,不能叫人抓住了把柄,崔家如今这样的态度,也合了他的心意。不过,理智上这么想,心里面自然还是有些疙瘩的,只不过如今他不会表现出来罢了。

见崔氏的模样,李昊神情温和,不管如何,自己的妻子总是与自己一条心的。

钟文通那边也已经得了消息,忖度了一番之后,便下了决心,将长子钟毅送来给李玮做伴读,这年头,九岁的孩子,差不多已经懂事了,因此,便写了信去,只说等到到了新年之后,便让自家夫人带孩子过去。

新年将至,李昊之前已经写了几封信送入京中,算是尝到了甜头,他根本不在信上说什么朝政,只是说着一些琐事,比如说无锡入冬之后下了雪,他立马就在信中说道无锡的冬天来得比洛阳晚了一些,想必洛阳这会儿更冷,因此便对隆安帝与吴皇后嘘寒问暖,要他们注意身体,随信还附上了崔氏亲手做的棉衣,隆安帝与吴皇后各有两套,都是家常的款式,信里又说道好几个月不得见,也不知道阿爹阿娘你们胖了还是瘦了,只得按照原来的尺寸做,若是不合适,还请海涵云云。

这一举措显然效果很好,隆安帝也不是什么薄情的人,将心爱的次子打发到千里之外去就藩,虽说是为了大局,对次子也有些心疼,尤其李昊如今压根不谈国事,只说家事,如同常人家的子女一般,对父母孺慕亲近,极为孝顺,看其也给几个弟弟妹妹都捎带了一些礼物,虽然不是什么珍品,但是却也很是用心,这就让隆安帝与吴皇后胸怀大慰,一个省心孝顺的儿子,总比一个心有不甘,总咬着不放,想要背后捣乱的儿子更得父母的欢心,既然儿子放弃了之前的念想,那么,就让这个儿子好好享受富贵吧!因此接到信之后,便写了回信,随信还附带了一大堆的赏赐,比往年在洛阳的时候还多了三成。

李昭那边,他本是宽和之人,即便是当初争得最厉害的时候,兄弟两个也属于良性竞争,只是在父母大臣面前极力表现罢了,兄弟两个明面上感情还是不错的,如今也接到了弟弟的信,虽说感情不如小时候,但是如今远在封地,言语间也是服了软,背地里面也没什么小动作,李昭作为兄长,也是储君,自然也要表现一下自己的心胸,因此,东宫同样拿出了不少的赏赐。

如今已经快要过年了,李昊更是叫了李玮,也在后面附上了一封亲笔写的短信,按照李昊的意思,李玮在信里讲了无锡这边的一些见闻,又诉说了对祖父祖母的思念之意,并对祖父母还有叔伯姑姑他们都致以问候之意。写完之后,李昊自己看了一下,除了字迹很是稚嫩,甚至显得有些歪歪扭扭的,不过心里还是有些得意,写信过程中,李玮不过问了他几个字,里面也没有什么错字,虽说措辞显得不怎么正规,不过正显得童趣十足,诚意也十足!因此又在自己信上加了一段,说儿子虽说如今还没找到合适的启蒙老师,不过跟着自己夫妻两个,已经学了不少字了,虽说字体有些有碍观瞻,不过还是勉力给阿爹阿娘写了信,你们可千万不要夸他,回头夸得他得意起来就不好管教了云云,然后便将李玮的信附在了自己写的信下面,然后对李玮商议道:“大郎,以后每个月给你皇祖父皇祖母写信,知道吗?”

李玮点了点头,说实话,写信这种事情,对他来说真陌生啊,小时候的时候用不着写信,人家还交什么笔友呢,他根本就没有,等到后来,就是打电话,发短信了,顶多发电子邮件,这种纸质的信,可真是稀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