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吕汉> 第三百三十七章 垂帘(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七章 垂帘(六)(1 / 2)

第三百三十七章

垂帘(六)

“肥儿,你父皇这一去,大汉朝的天下就塌了一半了。友儿、恒儿还不懂事,你身为长子,更得多帮着弟弟们一些。你和如意虽非一母所生,终究还有兄弟之亲。

且不说匈奴未灭,你们父仇未报,就说这朝中,也不那么安静。”

我慢慢道,“你如今已经是裂土封王的一方诸候,自然明白我的意思。

若不是当初你父皇想办法把各家诸候都留在了长安,就凭你一个刚成年的孩子,斗得过彭越?斗得过英布?斗得过韩信?你不要忘记了,当初韩信取齐地,才不过用了区区数月的时间而已。

刘肥神色凝重起来,道:“母后说的是。”想来他也未必没有想过这些,只是很多时候人们会被利益蒙蔽理智,而他所面对的那个利益又是那么难以拒绝。

“既然回来了,除了守灵之外,也要记得多去陪陪太公。他老人家原就病着,皇上这一去,越发病得重了。我听医官说已然是卧床不起,去日无多。

如意如今身份不同,不太方便多往臣宅走动,友儿恒儿又太小,你是先皇的长子,得闲便多替你故去的父皇尽尽孝道吧。”我叹道。

老来丧子是人生一大痛,上次见到刘太公就有几分油尽灯枯的模样,现在大概也就只能吊着一口气罢了。

“是,儿臣遵旨。”刘肥诺道。他的嘴唇嗫嚅了两下,有些犹豫,似想说又不敢说似的。

“想说什么就说。”我道。心里静了一些,知道刚刚说的话刘肥或许也听了一些进去。就现在这种情形下,刘氏家族与那些诸候王们还走不到一路去。

韩信、英布他们若想更进一步,无非是当皇帝,坐天下。但这天下已经是刘家的了,谁向这块最大的蛋糕伸手,都必然会受到刘家最强烈的反击。

希望刘肥和自家那些叔伯兄弟们多接触接触,多少会受些影响,不至于蠢到被人当枪使了。

“回禀母后,儿臣生母曹氏在齐都病逝。儿臣想将生母灵柩迁至长安择地安葬,还望母后允可。”刘肥有些不安地道。

我微微一笑,“肥儿的意思。我已经听陈大人说过了。肥儿果然孝心可嘉啊。”

刘肥脸色微变,勉强笑了笑,道:“身为人子,理应如此。”

“好。”我道。

“嗯?”刘肥一时没反应过来。

“我说,好。”我淡淡地道,“难得你有如此孝心。其实就算你不提我也会说这事,你母亲虽未嫁进刘家,可却为先皇生下了你。这就是打不散地缘份。

人说生不同床死同穴,让他们一个葬在长安,一个葬在临淄,相隔千里之遥,就算魂魄也见不得一面。想来也过于残忍了。”

刘肥又落下泪来,哽咽道:“亡母临终前只想能再见父皇一面,只可惜是不可能的了。”

若说听了这话心里有多么愉快,那自是不可能的。我静静的跪坐在那里。等着刘肥这阵子伤心过去了,才慢慢地道:“肥儿也不必过于伤心,生老病死总是人之常情。

你父皇修建长陵之时,在西边留了个小墓穴,我想着自古母凭子贵,你生母替先皇诞下了长子,葬在那里总是有资格的。”

刘肥倒吃了一惊,道:“母后的意思。是让我母亲葬进长陵吗?”

“正是。皇长子之母若无资格随葬,那还有谁有资格随葬?”

刘肥嘴角颤动了两下,突然俯在地上大哭起来。这一回当真是痛哭流涕,哭得痛彻心肺。

一直以来,做为刘邦的私生长子,他的身份一直被许多人诟病着,甚至还有人在背后怀疑他地血统是否纯正,不断的拿他的容貌与刘邦相比。企图找出其中的差异。当然。

在刘邦的压制之下,这些话题在明面上都消失了。但背地里仍难免有只言片语飘到他的耳朵里。

作为一个男人——他自然早就已经是一个男人了——被人怀疑到血统的纯正与母亲的贞洁,这无疑是一种奇耻大辱,偏偏,他却没办法辩白,甚至,连提都不能提起这个话题。

现在好了,生母曹氏可以随父皇一起葬入长陵。成为第一位永远陪在刘邦身边地女人。得享这般至高荣誉之后,普天之下看谁还敢再对他的身世说一句废话。

我站起身,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道:“肥儿,你和如意都是孝顺的好孩子,以后你要多帮着些如意。兄友弟悌,和和睦睦,你父皇在九泉之下也能含笑了。”

“是。孩儿知道了。”刘肥哭得口齿都不清爽了。不过,他没有再自称儿臣。

“肥儿,你知道你父皇这次和匈奴人打仗,败得很惨,手上的人马被打得稀稀落落。母后想从你那里借十万兵马,你意下如何?”我淡淡地说。

刘肥猛地一抽气,不知把什么吸到了气管里,趴在地上剧咳了一阵,才胡乱擦了擦脸,抬起头,勉强挤出来一丝笑容。道:“儿臣……不太明白母后的意思。”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啊,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