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吕汉> 第三百二十五章 传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五章 传记(1 / 2)

第三百二十五章

传记

萧何肃立在殿内,不过一夜光景,他的头上便多了许多白发,见我进来,忙俯身见礼:“微臣见过皇后娘娘。”

“丞相免礼。”我绕过他走到案几后跪坐下来。

“娘娘,皇上……驾崩的文告已经拟出来了,大丧的筹办也粗粗定了个仪程,请娘娘过目。”萧何一脸憔悴的将几份帛书奉了上来。

刘邦是大汉朝建立之后驾崩的第一任皇帝,谁也没经历过这种事情,估计萧何是连夜把前秦的典章制度翻了出来,增增减减才弄出了手上的这套东西。

我接到手中翻了一下,见也没什么特殊之处,无非是对于皇帝驾崩后宫廷民间一些相关礼仪制度的规定。叹了口气,将帛书放下,道:“难为丞相大人了。”

萧何微微低头,道:“这原是微臣份内之事。”

“我刚刚从太上皇那儿回来,太上皇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我实在是开不了口告诉他这件事。不过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上的事不能再耽搁了。

”我道:“还要辛苦丞相拟一份诏告,明日凌晨正式颁行天下。”

萧何看了我一眼,道:“是。”

“防人之心不可无,皇上驾崩,国本动荡,咱们在这时刻愈发要小心谨慎才是。长安城里的各路诸侯王身边都带着私军,凑在一起少说也有数万人。

虽说不怕他们作乱,可万一要是反起来总也是件让人头痛的事。

所以我早上见辟阳侯的时候已经吩咐过了,让樊哙连夜带着五万都尉军进长安,其中两千精兵入长乐宫守卫前殿、太子殿和椒房殿三处守卫。

大丧期间,函谷关、大散关几处封关禁行,长安城实行宵禁,内外各门进出人等均得严密询查。若有可疑人物,可先捕再查。”我叹道:“非常时刻,也只能行非常手段了。

总之,是一定要让大汉朝安安静静的把这段日子渡过去。”

“娘娘处置得极是。”萧何神色肃然。他也知道现在的朝廷极其脆弱,毕竟大汉朝建立不久,那些诸侯王们也不过是一时因势臣伏,心里未必没有取而代之的心思。

如果刘邦能多活几年,以他的手段和威望。自然可以一步步地打实根基,把那些不安份的诸侯王们慢慢收拾掉,然后把一个太太平平的天下传给自己的儿子。

可是偏偏刘邦在什么都没有做好的时候便咽了气,于是所有的事情都变得棘手起来,可能一个处置不好,大汉朝就要像项羽的大楚一样,挣扎不了几年就得灰飞烟灭。

萧何、曹参他们这些人是铁杆的刘党,就算当年刘邦被项羽逼得几无容身之地地时候。他们也不曾离开过刘邦。所以别人可以降,可以另投别主,他们却不行。

因为没有诸侯王会相信萧何、曹参这些人能够真心实力的为他们卖命。

如果刘家倒了,而他们又不能为人所容,那么等待着他们的必然是一场无情的清洗。这一点睿智老辣如萧何岂会想不清楚。所以,最终还是那句话,刘家在,他们就在。

刘家亡,他们也得死。不管将来世事如何,至少目前来说,他们与皇家是共乘在一艘船上,休戚与共,共度风雨的。

我伸手又翻了一下那几份帛手,道:“这些事情,丞相大人看着办就是了。我担心的是长陵还未完工,皇上的棺椁只怕一年半载都不得下葬呢。

”长陵是修建长乐宫的同时修建地,当时因为不曾想过刘邦会死得这么突然,这么早,所以工期安排得很长,按计划还得有一年半的时间整个陵寝才能完工。

“臣正要奏禀娘娘此事。”萧何道,“昨夜臣将营造司的人召来问了,按工程的进度。长陵不太可能在数月之内完工。所以臣考虑着是否便在宫内修建一座祖庙。

将皇上的棺枢先停于祖庙之中,待日后棺枢移走之后。祖庙也可以用来供奉刘氏祖先之用。祖庙地格局毕竟小些,臣和营造司的人计算过,如果日夜赶工,应该是赶得及完工。

“也只能这样了。

”我点头道,“萧大人,皇上一生传奇,虽有史官记载,可天下百姓未必清楚,所以我一直在想,要替皇上撰写一篇长传,将皇上由出生至殡天的故事详尽的记录于其中,以之教化黎民。

萧何微怔了一下,起身到案几之前,叩首于地,道:“娘娘此行大善。”

我淡淡地笑了一下,道:“萧大人请起。我和皇上做了十几年地夫妻,这也是我身为人妻的一点心意。

长传之中,记录不仅是皇上一人,萧大人你们与皇上这些年来共同进退,一一事迹,也应有所记录。”

萧何微有动容,转而叩首道:“回娘娘,微臣等岂敢与皇上相提并论。”

“萧大人请起身说话。

”我看着萧何从地上爬起回到座位上跪坐下来以后,才道:“此篇长传,纪念皇上一生的事迹固然是题中应有之义,可宣扬汉军将士的武烈也是少不了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