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吕汉> 第二百六十二章 称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二章 称帝(1 / 2)

第二百六十二章

称帝

彭越是来把魏王印信还给刘邦的。

当初刘邦为了调彭越的兵马前来固陵围攻项羽,曾答允封他为魏王,并让人把魏王的印信一并差人送给了他。

其实直到现在刘邦也还只是个汉王,哪里有资格分封王候,不过局势反正也乱得很,刘邦坐据关中,外抗项羽,又曾当过一阵子盟军的头儿,论势力算是各路诸候里最强大的一个。

所以他临时赶制了个金坨坨给彭越送了过去,而彭越也就心安理得的收了。

对于刘邦来说,魏国那块地方是被韩信打下来的,自己原本也鞭长莫及,可是韩信早已有了齐国,再加上个魏国,势力可就太大了,所以他是宁肯给彭越也不会留给韩信。

至于彭越呢,出身寒碜些,前些时魏王豹还在,他为魏相,已经是勉强,后来魏豹一死,他成了魏国一地实际的统治者,可还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有了刘邦送来的这个大印,才算是有了个说法,过了明路。

当然那是垓下之战前的事情,刘邦当时有求于他,不得不如此。可现在项羽完了,楚国归刘邦了,眼见着他就当皇帝了,这事情可就变了一个味道。

兔死狗烹,这个简单的道理彭越就算不知道,但看着刘邦立马下手剥掉了韩信的大将军衔后也该明白了。齐王韩信都被收拾了,他一个小小的彭越还能蹦哒个什么。

所以他乖乖的把魏王大印给刘邦送了回来。

刘邦也没太客气,当然现在的他也不需要对别人多么客气了,谈笑了几句,便让陈平将大印给收了起来,又温言道:“彭兄弟,我曾允你魏国之地,自然不会食言。

如今战事初定。一时还顾不上这个,待过些日子,自然会有所封赏,封王拜候那都是有的。”

不管彭越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反正这会儿也没什么话好说,喏喏退了出去。

韩信和彭越两个大军阀给解决掉了,刘邦很是松了一口气,开始准备自己当皇帝的事情。这是顺水推舟之事。

就算他不愿意,他手下那帮文臣武将也得把他推上皇帝的位置。这倒很好理解,只有刘邦上去了,才会给下面人空出位置来。何况刘邦又怎么可能不愿意。

但这件事他自己总不好出面。但是聪明人是从来不会少地,很快,请尊汉王为皇帝的上疏便雪片般的飞到了刘邦的案头之上。

带头的就是韩信和彭越,然后是淮南王英布,韩王信。故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等等等。

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必要玩的花样,刘邦自也不例外。再三严词推托。

最后在众人恳求到几乎眼泪都要淌下来的时候,才长叹了一口气,很心不甘情不愿地同意了。然后匆匆忙忙的就在荥阳城外的汜水边上祭天称帝,甚至等不及班师回关中。

……

祭天大典上响亮而悠远的钟鼓声中。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

已经是大汉皇帝的刘邦终于可以安下心收拾东西回关中了。

荥阳虽然是兵家必争之地,但缺少雍容的王气,不是适合定都的地方,再说他也吸取了项羽地前车之鉴,得关中者才能得天下,进可攻,退可守,所以定都于关中之内是毫无疑问的。

可是究竟定在洛阳还是咸阳。他却还有些举棋不定。

队伍一路往西。

最前面是骑兵,然后是步兵和近卫,中间是刘邦和我乘坐的辇车以及各位夫人和一些高级将领的内眷们乘坐的马车。

辇车是新赶制地,因为工期紧,所以虽然处处贴金缀宝,但细节处还是粗糙得很,车内散发着一股新鲜木料的味道。有些像这初建的大汉朝,架子是搭起来了。看上去煊煊赫赫。

但细究起来,还是问题多多。隐忧不少。

和刘邦对坐在辇车里也是无聊,便把小玉华抱到车里解闷。也许从小没有父母的原因,这孩子格外地聪明乖巧,居然让刘邦也很是开心。

“要不把如意也唤上来吧。”他道。如意跟着前队的骑兵一起走,他岁数小,难免辛苦些。

“那倒不必,由着他在灌将军的手底下折腾去。”我道:“小孩子家若不吃些苦头,也不知道他父皇打天下多么不容易。”

没走几日,戚姬也坐到了辇车上来了。

夫人们乘坐的马车没有辇车平稳,一路颠得厉害,让她这几天吐得天昏地暗的,小脸黄巴巴的,刘邦也没奈何,只能让她坐到辇车上来。

辇车宽大,一应食水都备得好好的,她坐在辇车上休养了几日才缓过劲来。

这么一个娇滴滴的人儿,也不知当年是怎么在山里面活下来地。

我有些弄不懂,不过也懒得想,一辆车上坐了一个男人两个女人,总归有些不是味道。若不是现在身体熬不住长途的奔波,其实我宁愿出去骑马。

冬天将尽,山野里向阳之处已经能看到星星点点的绿色,大地仿佛蕴含着无穷的生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